[发明专利]制备乙烯基氯硅烷的反应器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7993.7 | 申请日: | 200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7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S·巴德;F·-M·博伦拉思;H·迪特舍;E·菲奥利塔基斯;W·汉格;B·克斯帕;R·科尔;H·劳尔德;U·肖恩;C·-D·塞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古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7/12 | 分类号: | C07F7/12;B01J19/2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宏艳;李连涛 |
地址: | 德国杜***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乙烯基 硅烷 反应器 方法 | ||
1、一种由含铁原料制得的反应器,用于通过在温度为400-750℃,平均停留时间为0.2-20秒和压力为1-3巴下使氯乙烯与氯硅烷进行反应以连续制备乙烯基氯硅烷,其特征在于,该反应器(1)由具有内直径d1的可加热的反应管(2)组成,在该反应管(2)内部有沿反应管(2)整个长度延伸的、轴对称设置的外直径为d2的压排体(3),并且d2小于d1,由此形成环形缝隙室。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反应管(2)的内直径d1和轴对称设置在反应管(2)中的压排体(3)的外直径d2满足以下关系,
d1=d2+a,
其中a小于或等于5cm。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轴对称设置在反应管(2)中的压排体(3)以转速5-100转/分钟绕着其纵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压排体(3)的表面,在其整个长度中或其一部分中具有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压排体(3)的表面上,沿着其整个长度,作为部件存在着基本上平行于压排体(3)的轴的金属条(4),其径向边缘(5)比a/2短。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压排体(3)被设计为两侧封闭的管或实心辊。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该反应器具有较大横截面的第二区,其中,该区的体积与环形缝隙室的体积之比为0.15∶1-1.5∶1。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反应区在与第一反应器的环形缝隙室相对一侧上具有直径d的中心出口,其与第二反应器的内直径D的比例为1∶3-1∶20。
9、根据权利要求1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压排体在反应物的进入点处是圆柱形的,并且从位于反应器出口方向的另一点开始突然或逐渐变细。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压排体锥形或抛物线状变细,特别是直至变细到转轴的直径。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不再是圆柱形的压排体上,不安装促进反应气体涡旋的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为该反应器安装骤冷装置。
13、通过氯乙烯与氯硅烷进行反应以制备乙烯基氯硅烷的方法,尤其是在根据权利要求1的反应器中进行。
14、尤其是根据权利要求13的氯乙烯与氯硅烷连续反应成乙烯基氯硅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器(1)垂直设置。
15、尤其是根据权利要求13的连续制备乙烯基三氯硅烷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温度为400-750℃和平均停留时间为0.2-20秒在常压下在带有在其中轴对称设置的转动的压排体的管式反应器中使氯乙烯与三氯硅烷反应而进行,其特征在于,反应成分在进入反应器之前被加热到120-400℃的温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到140-280℃的温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成分分开加热,然后混合,接下来输入到反应器中。
18、尤其是根据权利要求13的制备乙烯基氯硅烷的方法,在使用环形缝隙反应器情况下,通过氯硅烷与氯乙烯在550-700℃下进行热的、非催化的反应而制备,其特征在于,反应气体在流过环形缝隙室后在具有较大横截面的第二区中可以绝热地进一步反应,其中,该区的体积与环形缝隙室的体积之比为0.15∶1-1.5∶1。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反应区在与第一反应器的环形缝隙室相对一侧上具有直径d的中心出口,其与第二反应器的内直径D的比例为1∶3-1∶20。
20、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热的反应气体在第二区的末端通过用液体骤冷而快速冷却。
21、尤其是根据权利要求13的制备乙烯基氯硅烷的方法,在使用环形缝隙反应器情况下,通过氯硅烷与氯乙烯在550-700℃下进行热的、非催化的反应而制备,其特征在于,热的反应气体在流过环形缝隙室后通过用液体骤冷而快速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古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德古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799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