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成品具有金属质感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及该成品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8196.0 | 申请日: | 200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7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廖永得;高谊恬;廖日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利祐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B11/00;B32B27/06;B32B33/00;B29K55/02;B29K67/00;B29K69/00;B29K23/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洪贵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品 具有 金属 质感 射出 成型 方法 | ||
1.一种使成品具有金属质感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包含:
(a)于一塑料薄膜的一表面形成一装饰层;
(b)于该塑料薄膜形成有该装饰层的表面再形成一金属薄膜;
(c)于该塑料薄膜形成有该金属薄膜的一侧形成一黏胶层;以及
(d)将形成有该黏胶层的该塑料薄膜置入一模具内进行模内射出成型而得一具金属质感的塑料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成品具有金属质感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模内射出成型方法还包含一于该步骤(a)之后进行的步骤(e)使该塑料薄膜形成一预定的形状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成品具有金属质感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步骤(e)中,可通过真空成型或高压成型使该塑料薄膜形成该预定的形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成品具有金属质感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模内射出成型方法还包含一在该步骤(c)之前或之后进行的步骤(f)对该塑料薄膜进行余料裁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使成品具有金属质感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步骤(f)中,可通过雷射切割、冲剪机械或其它具有刀具的修边功能设备、机械加工中心、线切割机、美工刀等方式进行裁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成品具有金属质感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步骤(b)中,该金属薄膜覆盖该装饰层,且该模内射出成型方法还包含一步骤(g)去除该装饰层,使该金属薄膜形成一具有该装饰层的轮廓的镂空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成品具有金属质感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步骤(c)中,该黏胶层可通过喷涂或印刷的方式形成于该塑料薄膜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成品具有金属质感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步骤(b)中,是使该金属薄膜覆盖该装饰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成品具有金属质感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步骤(a)中,该装饰层可为花纹、图案、文字或色彩构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成品具有金属质感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步骤(a)中,该塑料薄膜的材质是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烯酯、聚碳酸酯、聚乙烯等材质所构成的群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成品具有金属质感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步骤(d)中,进行射出成型所使用的塑料是选自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塑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丙烯所构成的群组。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成品具有金属质感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步骤(c)中,该黏胶层的材质是选自混合液加架桥剂、硬化剂、热熔胶、热熔胶膜所构成的群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成品具有金属质感的模内射出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步骤(d)中,形成有该黏胶层的该塑料薄膜置入该模具时,该黏胶层是面向该模具的腔室而可供与注入该模室的液态的塑料相结合。
14.一种具有金属质感的塑料成品,包含一第一塑料层、一射出成型的第二塑料层以及一介于该第一塑料层与该第二塑料层之间的金属层,其特征在于:
该塑料成品还包含一介于该金属层与该第一塑料层之间的装饰层。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有金属质感的塑料成品,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塑料层的材质是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烯酯、聚碳酸酯、聚乙烯等材质所构成的群组。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有金属质感的塑料成品,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塑料层的材质是选自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塑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丙烯所构成的群组。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有金属质感的塑料成品,其特征在于:该塑料成品还包含一介于该金属层与该第二塑料层之间的黏胶层。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具有金属质感的塑料成品,其特征在于:该黏胶层的材质是选自混合液加架桥剂、硬化剂、热熔胶、热熔胶膜所构成的群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利祐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利祐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819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