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横推型推动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8374.X | 申请日: | 200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8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续木史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电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13/20 | 分类号: | H01H13/2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龙鑫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推型 推动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为便携式电话和便携唱机等的侧面操作用的操作开关而使用的小型·薄形横推型推动开关。
背景技术
对于这种横推型推动开关,为了实现小形、薄形而以面安装方式安装在基板上,很常见的是使用使可动触点保持弹性的圆顶状金属板的开关,将其横向操作力变换到与其操作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并传递到圆顶状金属板上,向下压该圆顶状金属板使其动作。
作为这种现有的横推型推动开关,例如特开2005-122989号公报所示那样的开关是众所周知的,即将一个圆顶状金属板设置在壳的内底面上,推动按钮由壳支撑,伴随着从壳侧部突出的操作部的推压操作而沿与圆顶状金属板的动作方向垂直的方向引导移动。包括在推动按钮上与操作部一体形成在一条直线上的具有挠性的关节部、与安装在壳上的罩一体形成并将推动按钮移动方向的操作力变换到圆顶状金属板的动作方向上的倾斜部。通过关节部的前端在倾斜部上滑动,伴随着操作部的推压操作,将推动按钮移动方向的操作力变换到与推动按钮移动方向垂直方向的圆顶状金属板的动作方向上。
由于这种现有的横推型推动开关包括:分体的、将横向操作力变换到与其操作方向垂直的圆顶状金属板的动作方向上的部件(倾斜部)、和使该部件沿圆顶状金属板的动作方向移动的部件(关节部),因而不能原封不动地将操作力传送到圆顶状金属板上,此外由于不能高精度地对圆顶状金属板的大致中心部进行推压,从而难以获得圆顶状金属板的良好的动作特性。
除了使便携式电话和便携唱机等小型·薄形化之外,在使其多功能化的进程中,由于现有横推型推动开关属于使用一个圆顶状金属板,在一个阶段对一种开关电路进行开闭操作的一级动作类型,因而强烈需求一种将两个圆顶状金属板在其动作方向上分两段设置,分两阶段对两种开关电路进行开闭 操作的二级动作类型的横推型推动开关,但是由于在二级动作类型场合下,关节部的动作行程(圆顶状金属板的下压行程)比一级动作类型的长,因而更难以获得圆顶状金属板的良好动作特性。除此之外,由于增大了关节部的动作行程,因而必须增大倾斜部,产生制品厚度增厚的致命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所述问题,提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获得圆顶状金属板的良好动作特性的、又小又薄的横推型推动开关。
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获得圆顶状金属板的良好动作特性的、又小又薄的二级动作类型的横推型推动开关。
用于实现所述第一目的的本发明的横推型推动开关的推动按钮的操作部从所述横推型推动开关的侧部突出,所述横推型推动开关的可动触点使用具有弹性的圆顶状金属板,将伴随着所述操作部的推压操作的所述推动按钮移动方向的操作力转换到与所述推动按钮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圆顶状金属板的动作方向上。所述横推型推动开关设置了按压元件,该按压元件包括倾斜部、关节部、对所述圆顶状金属板进行压下动作的推压部,倾斜部将所述推动按钮移动方向的操作力转换到所述圆顶状金属板的动作方向上,关节部具有挠性且能够使倾斜部沿所述圆顶状金属板的动作方向移动。因为能够原封不动地将操作力传送到圆顶状金属板上,因而能够高精度地对圆顶状金属板的大致中心部进行推压,能够获得圆顶状金属板的良好动作特性。
用于实现所述第二目的的本发明的横推型推动开关将所述圆顶状金属板在其动作方向上分两层设置,获得二级动作的横推型推动开关。
此外在本发明的横推型推动开关中,如果采用所述按压元件由所述关节部被连接并一体地形成在所述横推型推动开关的导向体上,该导向体沿推动按钮的移动方向对所述推动按钮进行导向支撑的结构,则推动按钮和倾斜部的位置精度良好,能够获得圆顶状金属板的良好动作特性。
此外在本发明的横推型推动开关中,如果采用下述结构,即所述按压元件形成为具有两个固定端和一个自由端且具有挠性的T字状,在按压元件的自由端上形成有所述倾斜部,由推动按钮的推压,使按压元件的两个固定端之间产生扭转变形,由按压元件的自由端将圆顶状金属板压下,由于能够减 少按压元件的整体变形量,使在按压元件上产生的应力减少,因而,不增大按压元件的外形,能够提高按压元件的耐久性,从而能够获得可取得圆顶状金属板的良好动作特性的、又小又薄的、寿命长的横推型推动开关或二级动作的横推型推动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电株式会社,未经星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83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