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随机隐询式密码认证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8560.3 | 申请日: | 200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3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廖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睿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5700湖南省常德市桃***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随机 隐询式 密码 认证 技术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技术是一种在有线或无线互联网系统、独立网络系统、金融系统、保险系统以及需要身份验证的应用领域内,为保障合法用户信息安全的全新技术。该技术旨在建立一种让帐号、密码信息只存在于服务器和用户头脑中,并杜绝在输入过程中造成帐号泄密可能性的解决方案。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利用电脑、手机,通过网络收发电子邮件,聊天,网络游戏,操作网上银行、股票已经普及。各种网络服务提供商、金融机构为了缓解柜面工作压力和排队现象,也鼓励用户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助操作。现行的身份认证机制,仍然沿用传统的方法,即:用户首先在官方注册,填写帐号(或取得卡、证)、设定密码及相关信息;使用时填写帐号(或出具卡、证)并填写密码,系统在数据库中查找该用户,并比对其密码,若两者完全一致则认定为合法用户,否则拒绝操作请求。但由于电脑软、硬件体系设计和互联网的开放式构架,各种用于监控和盗窃的恶意程序、木马程序、与官方网站拥有相似域名和完全相同外观,骗取帐号密码的钓鱼网站,以及用摄像头偷拍或人为剽窃他人输入过程等犯罪行为,使传统的身份密码认证机制无法保护用户帐号的安全。由于帐号和密码原本只存在于服务器和用户记忆中,现在各种帐号泄密事件的发生,绝大多数发生在帐号的输入过程中,这是由传统的密码验证机制以下缺陷造成的:
1.每个按键代表一个有效字符(可以在帐号和密码中出现的字符)。
2.每个按键的位置固定不变。
3.每次的输入完全相同,包括位数和每位所对应的字符。
4.为防止钓鱼网站骗取用户帐号密码,用户在注册或开户时,与官方约定一个固定不变的静态服务信息,当用户登录后看到该信息即可确认登录的是官方网站。由于只能在登录后确认网站的合法性,对于钓鱼网站而言,用户输入帐号密码后,就已经骗取了帐号和密码。所以这种“被动”式的证明方式,证明时为时已晚。
发明内容
为了杜绝输入过程的泄密可能,同时对现有的电脑、手机等设备的体系设计和已有的输入习惯保持兼容,本技术包含以下特点:
1.密码有效字符(允许使用的字符)为:0~9,A~Z共36个字符,字母不必区分大小写(不需要用到字符按键区),密码固定为10位。输入设备默认使用鼠标。没有鼠标则使用其原有键盘上的某一键模拟鼠标输入的开始,然后用其他键输入所需字符。
2.“随机分配”特点:36个密码有效字符在每次用户登录操作时,都将随机的分配在10个按键上,并在显示设备的屏幕上显示。
3.“字符集合”特点:每个按键上包含3~4个有效的字符,每个字符用图片表示。当用户按下某一按键,该键上对应多个字符,解除了传统技术中按键与字符的唯一对应性。
4.“防智能识别”特点:用图片表示字符是为了让非法程序成不能识别字符,因为人可以清楚的理解图片代表的含义,虽然理论上程序可以识别,但将非常困难。例如:程序不知道两竖一横是字符“H”。(为防止软件智能识别,图片可定期更换或随机进行旋转、变形等变化,以增加识别难度)
5.每个按键上所包含的字符在每一次操作过程中将随机变化,保证每次字符在按键上的分布都不相同,用户的输入也就不会相同。解除了传统技术中输入位置的固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睿,未经廖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85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