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微粉碎复合营养全麦粉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8585.3 | 申请日: | 200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6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宜彬;刘夫军;周维跃;王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淮北天宏集团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10 | 分类号: | A23L1/10;A23L1/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2***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碎 复合 营养 麦粉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麦粉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面粉都是将小麦的皮层和大部分麦胚剥去,留下麦乳碾磨制成粉。但小麦麸皮和麦胚中含有更丰富的营养成分,如微量元素、矿物质、维生素、必需氨基酸、脂肪、纤维素等营养物质。一般在小麦面粉加工过程中,追求面粉精、白,致使小麦麸皮和大部分麦胚被当作副产品销售。
目前,有一些面粉企业把全麦粉作为一种辅助新品种生产销售,将小麦清理后直接粉碎形成全麦粉,或者将分离后的麦麸再次进行普通破碎,破碎的粒度一般在60目以下,还原到面粉中形成全麦粉。由于这些方法简单,因此小麦的麦沟中残留物及表皮中残留的病变物严重影响食品加工精度和食品安全性能,加之可利用的皮层物质粉碎粒型不理想,粉碎中产生的高温使粉碎物变性,即影响食用口感,又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和营养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口感滑润细腻、营养配比合理、食用安全可靠,且节约资源,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的超微粉碎复合营养全麦粉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依次包括如下过程:清理、润麦,净麦调质、表皮剥脱,干燥、杀菌、高效微粉碎,配制仓复合匀质、储存仓杀菌,计量、包装。
所述的清理、润麦过程为:筛除混入小麦中的有机及无机杂质;再将清理后的小麦进行润湿,含水量达14.5-15.5%。
所述的净麦调质、表皮剥脱过程为:依据复合营养全麦粉的口感、理化指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经清理、润湿后的小麦混合;采用剥皮设备进行磁选以除细小金属、进行雾化以保证物料湿度15%-16.5%、并绞龙调质、旋转搓、刮、剥、削运动,辅以通风除尘并除去最外层表皮。
所述的干燥、杀菌、高效微粉碎过程为:去除最外层表皮后用热风干燥至物料水分小于12%;采用紫外线、微波连续杀菌,所述微波频率在2200-2500MHz,杀菌时间3-10分钟;将剥皮后的小麦采用常规研磨筛理、将剥下的皮层采用超微粉碎机设备处理,粒度均达到90目以上。
所述的配制仓复合匀质、储存仓杀菌过程为:将小麦粉和皮层按8∶1至9∶1比例进行混合;匀质后的物料再采用紫外线、微波连续杀菌,所述微波频率在2200-2500MHz,杀菌时间3-10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生产的全麦粉口感滑润细腻、营养配比合理、食用安全可靠,且节约资源,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超微粉碎复合营养全麦粉制备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称取豫麦34号100公斤、皖麦38号200公斤,烟农19号200公斤,分别筛除混入小麦中的有机及无机杂质;再将清理后的小麦进行润湿,含水量达14.5-15%,将上述三种小麦混合;采用剥皮设备进行磁选以除去细小金属、进行雾化以保证物料湿度15%-15.5%、并绞龙调质、旋转搓、刮、剥、削运动,辅以通风除尘并除去最外层表皮。去除最外层表皮后用热风干燥至物料水分小于12%;采用紫外线、微波连续杀菌,微波频率在2200MHz,杀菌时间8分钟;将剥皮后的小麦采用常规研磨筛理、将剥下的皮层采用超微粉碎机设备处理。将小麦粉和皮层按8∶1比例进行混合,并添加0.5%的由钙、尼克酸及赖氨酸组成的微量营养复合物;匀质后的物料再采用紫外线、微波连续杀菌,微波频率在2300MHz,杀菌时间8分钟。计量,包装。产品的粒度均达到90目以上,灰分小于1.5%,物料的匀质变异系数小于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淮北天宏集团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淮北天宏集团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85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