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会话中媒体流连续性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38776.X | 申请日: | 2007-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4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辉;朱东铭;解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22 | 分类号: | H04Q7/22;H04Q7/38;H04L12/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松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会话 媒体 流连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别是涉及一种处理会话中媒体流连续性的方法、装置及系 统。
背景技术
一、语音呼叫连续性
语音呼叫连续(Voice Call Continuity VCC)是在用户归属的IMS网络提 供的一种业务,能够使用户的语音呼叫在电路域(CS域)和IMS网络之间进 行双向切换。融合的IMS架构使在CS域和IP连接接入网(IP-Connectivity Access Network IP-CAN)下实现无缝的语音呼叫服务。
当VCC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 UE)正在进行一个活动的语音会话时, 就可以通过发起域切换过程实现呼叫连续。为了能进行域切换,VCC用户发起 的或接收的呼叫都要锚定到该用户归属的IMS网络的域切换处理实体DTF (Domain transfer Function)。DTF是具有B2BUA功能的应用服务器。在VCC 中,DTF和VCC UE之间的会话控制腿叫做access leg(接入腿),DTF和远端 用户间的那段会话控制腿叫做remote leg(远端腿)。切换就是使用切入网络中 新的access leg(第二接入腿)替换和远端腿相连的切出网络中旧的access leg (第一接入腿)。当远端用户的设备支持IMS时,其承载连接是端到端的进行 替换。当远端用户设备支持CS/PSTN(Public Switch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 换电话网)时,承载连接在VCC UE和MGW(媒体网关功能实体)间替换。 当新的接入腿完全建立后,VCC UE就把媒体输入输出通道从切出域转换到切 入域。
当用户的VCC用户设备检测到无线信号等因素判断需要从源网络切换到 目的网络时,在目的网络呼叫一个特殊的号码(建立第二接入腿,即在切入网 络建立DTF和VCC用户设备之间的一个新会话)。通过该号码呼叫请求可以 到达DTF处理,DTF据此可以确定是域切换请求。根据VCC用户设备在新建 立呼叫中支持的媒体信息和原呼叫的远端用户用户设备间重新协商媒体实现 远端腿媒体流改向到第二接入腿(即通过更新远端腿以替换接入腿)。完成媒 体协商以及新的呼叫建立后,此时由DTF或者VCC用户设备释放切换源网络 中的呼叫(释放第一接入腿,即在切出网络中原有的DTF和VCC用户设备之 间的会话)。这样完成两个接入腿的替换,从而用户的语音呼叫就切换到了目 的网络。在切换中用户的语音呼叫保持不中断,提高了用户的业务体验。
参见图1所示,为VCC中呼叫从IMS切换到CS域的流程,包括下列步 骤(中间的一些非关键流程已经省略;远端UE所述的部分实体也省略了):
1,VCC UE根据无线环境判断呼叫需要切换到CS域,在CS域呼叫特殊 号码VDN起域切换。
2,VMSC根据CAMEL业务过程将呼叫改向为IMS网络DTF的PSI号码, 故呼叫可以路由到VCC用户归属IMS网络的DTF处理。
3,DTF根据INVITE中的号码确定域切换请求目的域信息。并根据主叫 信息定位锚定的会话。
4-8,DTF代理用户和远端用户使用切换请求中的媒体信息重协商远端腿 (DTF到remote UE)的媒体。
9,在目的网络的会话建立完成后,DTF释放VCC用户在IMS域中的接 入部分呼叫资源(也可以是VCC用户设备发起的释放,此处以网络中的DTF 释放为例)。
二、多媒体会话连续性
在3GPP中,开始讨论提供多媒体呼叫连续性(MMSC)的应用场景。其 范围和VCC相比包括将一个多媒体呼叫在不同接入技术的网络间切换。以及 在用户控制下将一个会话中的某些媒体成分切换到若干个目的终端或者相反 方向的切换。
发明人在发明过程中发现:目前对会话中媒体流(即媒体流的成分)级别 的连续性处理只提出了应用的场景,但没有实施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处理会话中媒体流连续性的方法、装置及系统,以 满足对会话中媒体流连续性处理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87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卧式圆盘塑料注射成型机注射装置
- 下一篇:家庭废水二次利用节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