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上大面积吸附浮油的收集船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9242.9 | 申请日: | 200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8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杨育林;齐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鄂长林 |
地址: | 066004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 大面积 吸附 浮油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大面积浮油的收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海上大面积浮油吸附材料制备及投放装置的收集船。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工业和海上石油运输的发展,海洋和河流的石油污染已引起了公众普遍关注。浮油吸附法处理海上溢油适用范围广,回收效率高,是目前国内外处理浮油的主要方法。目前应用的吸油材料主要有聚丙烯、聚苯乙烯纤维、聚氨脂泡沫和木棉等人工合成的吸油材料,以及锯末、稻糠、草帘、麦杆和干草等天然吸油材料,研究和使用较多的是聚丙烯吸油毡,吸油速度快,但吸油效率低,价格昂贵,后处理较困难。
近年来开发的多孔膨胀石墨材料具有优异的浮油吸附性能,同时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认为是用于海上溢油清理的新一代吸附材料。
但是,由于多孔膨胀石墨材料质轻,在海面上易于飘散,投放及回收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目前针对该材料浮油吸附特性的相关研究工作,大多局限于实验室条件下。如何应用该材料在实际海域发挥其优异吸附性能,是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多孔膨胀石墨材料质轻、在海面上易于飘散、投放及回收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大面积吸附浮油的收集船,该收集船可在船体上设置多孔膨胀石墨的制备、投放及回收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海上大面积吸附浮油的收集船的船体上设置多孔膨胀石墨制备装置和多孔膨胀石墨投放装置,船体上还设置有封闭式混合箱和投放装置。多孔膨胀石墨制备装置的燃油箱和燃烧室之间设置燃油泵,石墨膨化炉的进料口连接燃烧室,石墨膨化炉的出料口接入卸料装置内,卸料装置的上部设置除杂装置,卸料装置下部出口接入膨胀石墨输送装置;多孔膨胀石墨投放装置的抽汲泵的吸入口与抽汲管道连接,其出口连接输送管道,输送管道的出口接入封闭式混合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酸化石墨膨化后形成多孔膨胀石墨,经投放装置与含浮油海水混合后,投放至浮油污染海面,可吸附海上浮油,聚集成团,便于回收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一种海上大面积吸附浮油的收集船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1.船体,2.燃油箱,3.燃油泵,4.燃烧室,5.石墨膨化炉,6.卸料装置,7.除杂装置,8.抽汲泵,9.封闭式混合箱,10.抽汲管道,11.输送管道,12.投放装置,13.膨胀石墨输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见图1),石墨膨化装置包括:燃油箱2、燃油泵3、燃烧室4、石墨膨化炉5、卸料装置6和除杂装置7。石墨投放装置包括:抽汲管道10、抽汲泵8、输送管道11、封闭式混合箱9和投放装置12。石墨膨化装置和石墨投放装置都设置在船体1上。吸附浮油时,将海上大面积吸附浮油的收集船驶入(拖入)浮油区海域。收集船携带酸化石墨原料,制备时,经酸化的石墨投放到石墨膨化炉5中,燃油经燃油泵3从燃油箱2输送至燃烧室4中燃烧,将热量传递至石墨膨化炉5中使得酸化石墨膨胀,膨胀后的石墨从石墨膨化炉5至卸料装置6中,经除杂装置7除杂处理后,通过膨胀石墨输送装置13输送到封闭式混合箱9中。将海面含浮油污染海水经抽汲泵8抽汲通过抽汲管道10和输送管道11输送至封闭式混合箱9中,与膨胀石墨充分混合,使膨胀石墨与浮油初步吸附接触,以避免其因质轻随海风飘散,后投放至浮油海面经一段时间膨胀石墨吸油后,启动封闭式混合箱9端部投放装置12,投放至浮油海面上,从而对海水中浮油进行充分的吸附。
膨胀石墨制备装置和膨胀石墨投放装置均布置于船体1上,所述船体1可以是自身有动力驱动的,也可以是自身无动力驱动的拖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92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封口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回转式贴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