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创建多维地址协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9275.3 | 申请日: | 200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0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中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51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创建 多维 地址 协议 方法 装置 系统 | ||
1.创建多维地址协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多维地址标识资源,建立通过多维地址实现数据交换的规则和约定,用分层次的一组协议和通讯设备使数据分组,通过传输介质实现在网络中信源点到目标点以及关联点的以分组为单位的数据传输、控制和资源共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创建多维地址协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通过多维地址实现数据交换的规则和约定,包括:所述数据分组中包含有多维地址,用多维地址标识信源点、目标点以及关联点;还包括:
-定义通讯各方发出的各种控制信息类型,及其映射的相应的完成动作,以及应做出的相应的应答;
-确定多维地址协议控制信息的类型;
-确定根据多维地址协议控制信息的类型应做出其映射的相应的动作;
-确定根据多维地址协议控制信息的类型应做出其映射的相应的应答;
-用多维地址协议定义通讯过程中通讯状态的变化,以及相应的策略、应答;
-用多维地址协议定义通讯各方确定通讯过程中通讯状态的变化;
-用多维地址协议使通讯各方根据通讯过程中通讯状态的变化,应对的相应的策略;
-用多维地址协议使通讯各方根据通讯过程中通讯状态的变化,应做出的相应的动作;
-用多维地址协议使通讯各方根据通讯过程中通讯状态的变化,应做出的相应的应答;
-用多维地址协议将信息数据通过网络从发送节点传送到接收节点;以及
-用多维地址协议确定在数据传送过程中的路由选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创建多维地址协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通过多维地址实现数据交换的规则和约定,包括:
-向第一资源输入第二资源的多维地址;包括:
-确定一个默认值是第三多维地址群的范围的取值;或
-向第一资源输入一个第三多维地址群范围取值;
-第一资源与第二资源建立通讯连接;还包括:
-第一资源根据第二资源的多维地址和相关的多维地址协议,以及第三多维地址群范围取值参数,确定第三资源的多维地址;或还包括:
-第一资源根据第一资源的多维地址和相关的多维地址协议以及第三多维地址群范围取值参数,确定第三资源的多维地址;
-第一资源自动向范围取值范围内第三资源群请求建立数据传输以及交互连接;
-第一资源与建立连接的第三资源群进行数据传输以及交互。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创建多维地址协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通过多维地址实现数据交换的规则和约定,包括:包括:
-向第一资源输入第二资源的多维地址;
-第一资源与第二资源建立通讯连接;还包括:
-第一资源向第二资源发送一个包含有关联连接的请求报文;
或其中还包含有范围的取值参数,其值为一默认值或是一设定值;
-第二资源根据高速缓存中的关联多维地址表项以及收到的范围取值参数,向第一资源返回一个包含可使用的第三资源群的多维地址的应答报文;
-第一资源根据返回的应答报文确定第三资源的多维地址以及范围的取值;
-第一资源自动向范围取值范围内第三资源群请求建立数据传输以及交互连接;
-第一资源自动与建立连接的第三资源群进行数据传输以及交互。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创建多维地址协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通过多维地址实现数据交换的规则和约定,包括:还包括:
-向第一资源输入第二资源的多维地址;
-第一资源与第二资源建立通讯连接;
-第一资源向第二资源请求一个包含有关联连接的请求报文,其中包含有范围取值,其值为一默认值或是一设定值;
-第二资源根据请求中的参数和相关的多维地址协议向相关范围内的第三资源发送包含有第一资源多维地址的关联连接请求报文;
-第三资源向第一资源返回应答报文,以及确定可以建立数据传输以及交互的连接;
-第一资源根据返回的应答报文确定第三资源的多维地址以及范围的取值;
-第一资源向范围取值范围内第三资源群请求建立数据传输以及交互连接;
-第一资源与建立连接的第三资源群进行数据传输以及交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中,未经张建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3927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气囊装置的缓冲垫
- 下一篇:折叠式携带通信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