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浸镀锌薄钢板和热浸镀锌层扩散处理薄钢板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0273.6 | 申请日: | 200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5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藤田展弘;东昌史;高桥学;森本康秀;黑崎将夫;宫坂明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15/01 | 分类号: | B32B15/01;C23C2/02;C23C2/28;C23C2/40;C23C8/14;C21D6/00;C21D8/02;C21D8/04;C22C38/18;C22C3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柏楠;张耀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镀锌 钢板 扩散 处理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具有高耐腐蚀性的高强度高延展性的热浸镀锌层扩散处理的薄钢板,所述热浸镀锌层扩散处理的薄钢板具有一层镀层,以质量计,该镀层含有,
Al 0.001~4%,以及
Fe 5%~20%,
余量为锌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以质量计,薄钢板表面上含有
C: 0.0001~0.3%,
Si:0.001~小于0.1%,
Mn:0.001~3%,
Al:0.001~4%,
Mo:0.001~1%,
P:0.001~0.3%,
S:0.0001~0.1%,以及
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特征在于,镀层中Al含量A(质量%)和Mo含量B(质量%)与钢中Mo含量C(质量%)满足下列公式3;而且钢的显微组织由占50%至97%(体积)包括铁素体或者铁素体和贝氏体的主相和余量的3%至50%(体积)包括马氏体或者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的复合组织组成:
100≥(A/3+B/6)/(C/6)≥0.01 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耐腐蚀性的高强度热浸镀锌层扩散处理的薄钢板,其特征在于,构成薄钢板第二相的奥氏体和/或马氏体的平均晶粒尺寸为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的0.01至0.6倍。
3.一种具有高耐腐蚀性的高强度高延展性的热浸镀锌薄钢板,所述热浸镀锌薄钢板具有一层镀层,以质量计,该镀层含有,
Al:0.001~4%,以及
Fe:低于5%,
余量为锌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以质量计,薄钢板表面上含有
C:0.0001~0.3%,
Si:0.001~低于0.1%,
Mn:0.001~3%,
Al:0.001~4%,
Mo:0.001~1%,
P:0.001~0.3%,
S:0.0001~0.1%,以及
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特征在于,镀层中Al含量A(质量%)和Mo含量B(质量%)与钢中Mo含量C(质量%)满足下列公式3;而且钢的显微组织由50%至97%(体积)包括铁素体或者铁素体和贝氏体的主相和余量的3%至50%(体积)包括马氏体或者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的复合组织组成:
100≥(A/3+B/6)/(C/6)≥0.01 ... 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高耐腐蚀性的高强度热浸镀锌薄钢板,其特征在于,构成薄钢板第二相的奥氏体和/或马氏体的平均晶粒尺寸为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的0.01至0.6倍。
5.一种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强度高延展性热浸镀锌层扩散处理的薄钢板或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高强度高延展性热浸镀锌薄钢板的方法,所述热浸镀锌薄钢板或热浸镀锌层扩散处理的薄钢板具有极好的耐腐蚀性,其特征在于,将包含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化学组成的钢铸造,或者在铸造之后冷却扁钢坯一次;然后再次加热上述扁钢坯达1200至1300℃;然后以60至99%的总压下率,在1000至1150℃的温度下,粗轧被加热的扁钢坯;然后酸洗并冷轧上述精加工和卷取的热轧薄钢板;然后,在不低于0.12×(Ac3-Ac1)+Ac1(℃)至不高于Ac3+50(℃)的温度范围内,将上述冷轧薄钢板退火10秒至30分钟;然后,退火后,当将退火时的最高退火温度定义为Tmax(℃)时,以Tmax/1000-Tmax/10℃/sec的冷却速率,将上述薄钢板冷却至Tmax-200℃至Tmax-100℃的温度范围;然后,以0.1~100℃/sec的冷却速率,将上述薄钢板冷却至镀液温度-30℃至镀液温度+50℃的温度范围内;然后将薄钢板浸渍在镀液中;将薄钢板保持在镀液温度-30℃至镀液温度+50℃的温度范围内达2至200秒,上述时间包括浸渍时间;之后,将上述薄钢板冷却至室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薄钢板浸渍在锌镀液中之后,在300至550℃进行合金化处理,然后将薄钢板冷却至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027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形成超分子水凝胶的水性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树脂用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