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瘘孔形成方法、内窥镜、导管、磁体留置器具和磁体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0474.6 | 申请日: | 200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3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雅俊;梶国英;铃木孝之;盐野润二;三日市高康;水沼明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8/00;A61M25/10;A61B17/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形成 方法 内窥镜 导管 磁体 留置 器具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第1管腔和第2管腔之间形成瘘孔的瘘孔形成方法、超声波内窥镜、用于配设在瘘孔中的带球囊的导管、用于留置隔着生物体组织的壁面与其它磁体磁力吸引的磁体的磁体留置器具、以及隔着生物体组织的壁面与其它磁体磁力吸引的磁体组件。
背景技术
在USP5690656中公开有“用于使腹部的内脏粘连的方法和装置”。
Yamanouchi等人(Journal of Nippon Medical School2002;69(5))公开有一种通过1对磁体使例如口侧肠管与肛门侧肠管相吻合的肠管-肠管系磁体压迫吻合技术。以夹着肠管壁面的方式留置1对磁体并使它们相吸附时,被夹在磁体之间的2层肠管壁渐渐陷入缺血坏死的状态。此时,接合了的肠管壁相互粘连而形成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在第1管腔和第2管腔之间形成瘘孔的瘘孔形成方法,该瘘孔形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用穿刺针自上述第1管腔内通过上述第1管腔的壁面、上述第2管腔的壁面向上述第2管腔内进行穿刺;
将上述穿刺针配置在中心轴线的位置,用线圈针在上述穿刺针的周围自上述第1管腔向第2管腔进行穿刺,使第1管腔和第2管腔相连接;
在使上述第1管腔和第2管腔相连通的状态下维持上述线圈针;
在上述线圈针的内侧形成瘘孔。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超声波内窥镜,该超声波内窥镜包括:具有前端部和基端部的细长的插入部,设在上述插入部的基端部上的操作部。上述插入部在上述前端部具有前端硬质部,该前端硬质部在一条直线上具有超声波振子、钳子口开口部和物镜。
在以下说明书中将阐明本发明的另外的目的和优点,其中,部分在说明书中是明显的,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施获悉。可以借助于下文中具体指出的手段和结合来实现和获得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可使用本发明第1~第1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各种器官(管路)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概略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超声波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部的概略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中的套管(Overtube)的前端部的概略局部剖视图。
图5是表示自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中的套管的内管分离出线圈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中的T型杆留置器具的概略图。
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中的T型杆留置器具的针构造及电手术刀构造的线状构件及芯部的概略立体图。
图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中的T型杆留置器具的电手术刀构造的线状构件、杆及芯部的概略立体图。
图9是表示将电手术刀构造组装在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中的T型杆留置器具的针构造中的状态的概略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在使用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并用T型杆留置器具的针构造的针管从十二指肠(第1管腔)向总胆管(第2管腔)形成了穿孔之后,向总胆管内部排出了杆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11是表示使用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并以配置在总胆管中的T型杆留置器具的杆推压总胆管的内壁,而使总胆管靠近十二指肠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12是表示在使用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使总胆管靠近十二指肠之后,使套管的线圈贯穿于十二指肠及总胆管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13是表示在使用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使套管的线圈贯穿于十二指肠及总胆管之后,使线圈自套管的内管脱离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14是表示使用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向T型杆留置器具的杆通电而在线圈的内侧形成了瘘孔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15是表示在使用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形成了瘘孔之后,自瘘孔向总胆管内导入取石篮型钳子而用取石篮部保持结石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16是表示在使用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形成了瘘孔之后,要用夹具将已不需要的瘘孔关闭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17是表示在使用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形成了瘘孔之后,用夹具将不需要的瘘孔关闭了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18是表示使用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使胃和小肠的空肠之间吻合了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概略图。
图2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中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部的概略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04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