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溶白茶粉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0565.X | 申请日: | 200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6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蒋艾青;岳鹏翔;欧阳晓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8 | 分类号: | A23F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粉的加工方法,具体说是指一种可溶于冰水的速溶茶粉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速溶白茶粉的生产工艺主要为:茶叶经水提取、过滤、浓缩、干燥后制成速溶茶粉,制得的茶粉只能完全溶解于60~80℃的热水中,不能完全溶解于5~8℃的冰水中,溶解性较差,同时加工过程中,茶粉损失了茶叶中的茶多酚等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因此滋味口感不够鲜爽饱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溶于冷水的白茶粉的加工方法,可减少提取时茶叶中的茶多酚等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的损失。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冷溶白茶粉的加工方法,以白茶为原料,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提取,提取液经过滤、酶解、冷却、分离、浓缩、干燥等工艺完成,其中,提取时按水量的0.03%-0.05%添加异VC钠进行提取,对茶提取液进行护色和起到抗氧化作用,有效的保留茶叶中的茶多酚等有效成分,尽量保留茶叶的原滋原味,提取温度为60~80℃;酶解工艺为在茶提取液中加入原料茶重量的0.1%-0.3%的单宁酶进行酶解(添加),降低其苦涩味,改善口感,提高产品的品质,酶解温度为40~45℃。
前述的冷却工艺是将茶酶解液冷却至10~20℃。
本发明的加工方法中,过滤、分离工艺可采用任一种公知的方法,如采用滤布过滤、离心分离、超滤等方法,过滤优选为采用160~300目的滤布,分离工艺优选采用碟式分离机进行分离;浓缩工艺可采用任一种公知的方法,优选为采用反渗透膜将滤液浓缩至20~25白利度,浓缩温度为20~40℃。
本发明的加工方法中,干燥可采用任一种公知的方法,如喷雾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等,优选采用喷雾干燥,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185~190℃,出风温度为98~102℃。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本发明的采用中加入异VC钠进行提取,有效的保留茶叶中的茶多酚等有效成分,采用单宁酶进行酶解,降低苦涩味,提高产品的品质,与传统的速溶茶粉相比,减少了风味的损失,改善口感,提高了产品的得率和品质,采用制冷和分离工艺,改善了产品的溶解性,使产品可溶解于5~8℃的冰水中,便于饮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福鼎优质白茶原料1千克加入20千克的80℃热水中,按水量的0.05%添加异VC钠10克,浸泡提取40分钟,用160目的滤布进行过滤后,制得茶滤液。茶滤液冷却至45℃后,加入1.5克的单宁酶,搅拌,静置60分钟进行酶解,制得茶酶解液。将茶酶解液冷却至15℃后,通过碟式分离机分离,然后通过反渗透膜浓缩至20白利度后。最后将浓缩后的茶提取液进行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85~190℃,出风温度为98~102℃,进料量根据液体浓度设置,制得速溶茶粉200克。可根据具体要求添加一定的辅料调配,并包装成成品。本发明制得的产品,可完全溶解于5~8℃的冰水中并且澄清透亮;滋味醇和、鲜爽,口感饱满。
采用相同的原料,与现有工艺相比,制得的产品理化数据的对比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出:同一原料不同工艺制得的产品,其理化值差异较大。由本发明制得的产品,其茶多酚、氨基酸、表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等具有保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未经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05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