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设备、用于电梯设备的电梯支承装置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0767.4 | 申请日: | 200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1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厄恩斯特·阿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8 | 分类号: | B66B11/08;D07B1/00;D07B1/1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杨娟奕 |
地址: | 瑞士赫尔***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设备 用于 支承 装置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电梯设备,具有驱动单元(2),所述驱动单元(2)通过驱动轮(4.1)驱动支承电梯轿厢(3)的至少一个电梯支承装置(12),其中,所述电梯支承装置在面对所述驱动轮(4.1)的牵引侧具有肋配置,所述肋配置具有在所述电梯支承装置的纵向上延伸并与所述驱动轮上的相应的槽接合的至少两个肋(13),其中,所述肋配置包括具有布置在肋中的至少一个抗拉载体(14)的抗拉载体配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装置在远离所述牵引侧的皮带背侧具有载带(15),所述肋配置的肋被固定到所述载带(15),并且
基本上到达所述载带的槽(16)形成于所述肋配置的两个相邻肋(1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设备,其中,所述肋配置的所述肋(13)具有截面基本上为梯形的接触部分(13.1),所述接触部分(13.1)用于与所述驱动轮(4.1)的相应槽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设备,其中,所述肋配置的所述肋(13)具有截面基本上为矩形的基础部分(13.2),所述基础部分(13.2)位于所述接触部分和所述载带之间。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梯设备,其中,所述抗拉载体布置在所述肋中,并与所述载带接触。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梯设备,其中,所述抗拉载体配置中的所述抗拉载体被构造成单线和/或由一条或多条绞合线构成,其中,各条线由钢和/或合成材料制成。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梯设备,其中,所述肋由第一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材料包括弹性体,特别是聚氨酯(PU)、聚氯丁二烯(CR)和/或三元乙丙橡胶(EPDM)。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梯设备,其中,所述肋具有70到100肖氏(A)的刚性,优选具有75到95肖氏(A)的刚性,特别优选具有80到85肖氏(A)的刚性。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梯设备,其中,所述肋具有楔形或梯形截面,所述楔形或梯形截面的侧面角γ为60°到120°,优选80°到100°。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梯设备,其中,所述载带由第二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材料包括热塑性材料,特别是聚酰胺(PA)、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碳酸酯(PC)或聚氯乙烯(PVC)或者聚合共混物和/或这样的热塑性塑料材料的织物。
10.一种用于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梯设备的电梯支承装置(12),包括下面的部件:
肋配置,具有至少两个在所述电梯支承装置的纵向上延伸的肋(13);
抗拉载体配置,具有至少一个抗拉载体(14),所述抗拉载体(14)包含在所述肋配置的肋中;以及
载带(15),所述肋配置的肋固定到所述载带(15),其中,基本上达到所述载带的槽(16)形成于所述肋配置的两个相邻肋(13)之间。
11.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梯支承装置的生产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
将抗拉载体配置布置在肋配置中,使得至少一个抗拉载体包含在肋中;以及
将所述肋配置固定到所述载带,使得基本上达到所述载带的槽(16)形成于所述肋配置的两个相邻的肋(13)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因温特奥股份公司,未经因温特奥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07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