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差动测量检测加工流体的变量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0880.2 | 申请日: | 200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0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R·马尔凯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ABB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7/08 | 分类号: | G01L7/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董敏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差动 测量 检测 加工 流体 变量 装置 | ||
1.一种检测加工流体的物理变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主体的压力变送器,所述压力变送器具有压力传感器以及操作上连接到所述压力传感器的第一压敏件和第二压敏件;
第一远程隔离器,其设计为定位在第一检测位置,以及第二远程隔离器,其设计为定位在第二检测位置;
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具有操作上连接到所述第一远程隔离器的第一端,以及操作上连接到所述第一压敏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压敏件、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一远程隔离器操作上彼此连接,从而形成总容积Vt1的第一封闭环境,其中装满基本不可压缩的传送流体;
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具有连接到所述第二远程隔离器的第一端,以及操作上连接到所述第二压敏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压敏件、第二容器和第二远程隔离器操作上彼此连接,从而形成总容积Vt2的第二封闭环境,其中装满基本不可压缩传递流体;
校正装置,操作上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远程隔离器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压敏件,所述校正装置设置在所述压力变送器的主体外侧,并且设计成对所述第一和第二压敏件施加一种作用,所述施加的作用至少部分校正由于所述压力变送器、第一和第二远程隔离器、第一和第二容器和周围环境的至少一部分上存在的或沿着其存在的温差造成的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装置包括第一封闭液压回路和第二封闭液压回路,二者彼此分离,并且其端面是由所述第一压敏件和所述第二压敏件分别形成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封闭液压回路充填有所述基本不可压缩的传送流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闭液压回路形成的内部容积占所述总容积Vt1的95%到1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闭液压回路形成的内部容积基本等于所述总容积Vt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闭液压回路形成的内部容积占所述总容积Vt2的95%到1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闭液压回路形成的内部容积基本等于所述总容积Vt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闭液压回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辅助容器,所述第一辅助容器具有操作上连接到所述第一远程隔离器的第一端,以及操作上连接到所述第二压敏件的第二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闭液压回路包括一个第二辅助容器,所述第二辅助容器具有操作上连接到所述第二远程隔离器的第一端,以及操作上连接到所述第一压敏件的第二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远程隔离器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空腔的第一支撑体,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体上的第三压敏件,从而第三压敏件具有在所述第一检测位置与所述加工流体交界的外表面,以及伸出到所述第一空腔的内表面,所述第一液压回路包括第一室,所述第一室至少部分处于所述第一支撑体中并且操作上连接到所述第一辅助容器的所述第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至少部分处于所述第一支撑体中,所处位置靠近所述第三压敏件但与之液压隔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整体处于所述第一支撑体中,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辅助容器的所述第一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部分处于所述第一支撑体中,并且包括由第一辅助容器设置在外侧并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体的端部构成的额外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远程隔离器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第二空腔的第二支撑体,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体上的第四压敏件,从而第四压敏件具有在所述第二检测位置与所述加工流体交界的外表面,以及伸出到所述第二空腔的内表面,所述第二液压回路包括第二室,所述第二室至少部分处于所述第二支撑体中并且操作上连接到所述第二辅助容器的所述第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BB服务有限公司,未经ABB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088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