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信息传输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1030.4 | 申请日: | 199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2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曼弗雷德·克斯拉;兹比格涅夫·亚内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奈诺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69 | 分类号: | H04B1/69;H04B1/707;H04L27/20;H04L27/227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夏青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信息 传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信息传输的方法以及实现此方法的发射器和接收器配置。
背景技术
如专业人员从标准参改书中所熟悉的,在无线信息传输方法中,要发送的信息信号在发射器中被调制在一高频载波信号上并通过传输通路被传输到包含用于恢复信息信号的对应解调器的接收器。远程通信中公知的调制方法是角调制(用作频率和相位调制的通称)。
如果要发送的信息信号以数字形式作为位序列出现,如现代的移动射频网络的情况中那样,则取决于要发射的位序列,调制由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相位,或波幅来进行。已公知的有各种不同的数字调制方法,例如其中的振幅移位键控(ASK:Amplitude Shift Keying),双相移位键控(2-PSK:Phase Shift Keying),或双频移位键控(2-FSK:Freqneency Shift Keying),由Macmillan PublishingComrany 1993年出版COUCH L.W著:“数字和模拟通信系统”(第四版)。这里在接收器中仍然按照发送器所采用的调制方法进行解调,以便使此数字信息信号恢复成为连续脉冲形式的位序列。
作为一连续传输过程的一部分的对不同的消息或消息组成部分采用数种不同调制方法是本技术领域公知的,例如,在模拟电视工程中,对辉度信号采用残留边带振幅调制,对音频信号用频率调制,而色度信号则采用IQ调制。这里,载波参数的变化仅用于对信息加以特征而对传输通路的噪声无作用。
用于在发射器侧对所发射的示踪脉冲的扩展和在接收器侧的压缩的方法可由雷达技术(“线性调频技术”)知晓。对比E Philkippow(出版人)“电子技术手册”,第四卷,信息技术系统,第340/341页(柏林1985)。这里,在压缩中应用模拟频率调制或相位调制,但不对信息加以特征。此方法用于降低所耗费的传输功率,从而能在同时保持覆盖范围和准确性的条件下,提供潜在的用于检测信号的竞争能力。
所有通信方法中存在的一基本的实际问题是:接收器侧所恢复的信息信号的质量随传输通路上的干扰(现实中总是存在的)量、因而即随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而降低。在具有噪声的传输通路的通信中,为以预定的抗扰度获得所要求的工作距离,需要一定的传输功率,例如对于移动通信需要数瓦的功率大小。
一方面,所需发送功率具有在发送操作期间的能量消耗相当高的缺点,特别是对于电池或蓄电池运行的装置,例如移动电话中,由于所存贮能量的迅速耗尽而造成麻烦。另一方面,由于移动电话的迅猛普及、射频广播和电视节目等设施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通信发射器数量的增长增加了电磁射线对人类的影响(所谓的“人体辐照”)。无法排除对人类身体的伤害,特别是对于现今通用的发射器功率的移动电话,由于发射器至用户头部的距离非常近更是如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方法,和实现它的装置,使得能在维持至少相同的传输质量的同时降低发射功率和/或增加其范围。
此目的的实现是通过以下所述的方法及用于实现此方法的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传输信息的方法,尤其是用于移动通信,其中,输入信号在发射器中进行角调制,并通过传输信道到达接收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数字信号处理单元中产生具有预定调制特性的频率调制脉冲;
使用独立于该角调制的附加调制,在该发射器中将至少一部分信息加载在所述脉冲上,尤其是使用角调制脉冲的幅度,以便于输入信号中包含的信息的加载。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具有频率相关的差分延迟时间的波散滤波器,在该接收器中对发射的脉冲进行时间压缩,该频率相关的差分延迟时间也称为群延迟,其方式使得产生脉冲而具有与发射的脉冲相比缩短的延续时间和增大的幅度,其中,依据该输入信号,该接收器中的波散滤波器的群延迟响应对传送脉冲的频率时间特性是互补的,及在该接收器中评估来自该波散滤波器的压缩的到达脉冲的幅度,用于信息的恢复。
本发明包括的基本思想为采用二个独立的调制方法的原理,即,将信息特征加到载波上(信息信号调制)和取得对传输通路上的噪声的扩大抑制,特别是热或“白”噪声(载波信号调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奈诺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奈诺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10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