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用指纹辨识防盗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1031.9 | 申请日: | 200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9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苏川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11/00 | 分类号: | G07C11/00;G07C9/00;B62H5/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英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指纹 辨识 防盗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摩托车防盗装置及方法,尤指涉及一种利用指纹 辨识技术达到防盗效果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摩托车防盗的技术手段,除了施加外部锁具之外,另一方面 可从车辆本身的点火系统着手,即在非合法使用摩托车的情况下可抑 制车辆点火发动。
请参考图6所示,在摩托车的点火电路当中,在电瓶(51)及火 花塞(52)之间串接主开关(53)、电容放电点火器(CDI)(54)及高 压线圈(55),而最普遍的防盗方式即是利用车钥匙提供防盗效果, 只有在车钥匙能正确启动主开关(53)的前提下,点火电路才能导通 而允许摩托车发动,但钥匙设计极易遭人破解,使防盗功效大打折扣。
请参阅图7所示,另外一种设计方式是在点火电路中加入控制器 (56)及密码锁(57)。例如将控制器(56)串接于主开关(53)及 电容放电点火器(54)之间,该控制器(56)进一步连接密码锁(57), 只有使用者正确输入密码而解开密码锁(57)后,该控制器(56)才 允许回路导通,令电力能供给到高压线圈(55),进而触发火花塞启 动摩托车。
但是即使加入密码锁并配合车辆钥匙提供双重防盗,在有心人士 多次尝试之下,该组密码仍有被猜中的风险,故防盗效果亦不甚理想。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摩托车防盗方式仍有遭破解之虞,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便 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摩托车的指纹辨识防盗方法,利用生物特征难以复 制且为单一的特性而作为判断依据,以确认摩托车使用者是否为合法 授权者。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发明的摩托车用指纹辨识防盗方法,在摩托 车上装设有指纹辨识模块及控制器,该指纹辨识模块及控制器连接该 摩托车的点火电路,该防盗方法包含:启动该指纹辨识模块以允许使 用者以其指纹执行上锁步骤;在解锁时以该指纹辨识模块感应待辨识 指纹;比对该待辨识指纹是否与上锁所用的原指纹相吻合;若待辨识 指纹吻合该上锁所用的原指纹,该指纹辨识模块输出辨识结果信号给 控制器,以允许摩托车发动;若待辨识指纹不吻合该上锁所用的原指 纹,该指纹辨识模块输出另一辨识结果信号给控制器,以禁止摩托车 发动;该防盗方法的特征在于:预设主要控制指纹于该指纹辨识模块; 在待辨识指纹吻合该上锁所用的原指纹时,该控制器更进一步检测该 摩托车点火电路中的主开关是否启动,若主开关启动则可允许车辆发 动;以及在待辨识指纹不吻合该上锁所用的原指纹时,该指纹辨识模 块更进一步检测是否有利用该主要控制指纹进行解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用指纹辨识防盗装置,其包 含:点火电路;控制器,连接前述点火电路,该点火电路包含:电瓶; 主开关,连接前述电瓶及该控制器,使控制器得以判断主开关是否导 通;电容放电点火器,连接前述主开关及控制器;高压线圈,连接前 述电容放电点火器;火花塞,连接前述高压线圈,其特征在于:该指 纹辨识防盗装置还包括指纹辨识模块,设置在摩托车座垫下方的置物 箱壁面,指纹辨识模块内部预设有主要控制指纹,并连接该控制器以 读取感应使用者执行上锁或解锁时所使用的指纹;其中,当使用者解 锁时所用指纹与其上锁时所用指纹吻合时或与主要控制指纹吻合时, 该控制器方允许前述点火电路导通而发动摩托车,反之则禁止点火电 路导通。
由于个人指纹均与他人相异而具有单一特性,因此利用个人指纹 作为防盗辨识时,可降低因防盗破解而使车辆失窃的机率,大为提高 保护效果;该指纹辨识防盗方式也可搭配现有的保护手段以提供双重 的防盗效果,例如配合是否有正确的车辆钥匙启动摩托车的主开关, 如此双重保护可再加强本发明的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使用的指纹辨识模块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使用的指纹辨识模块的电路方块图;
图3是本发明所使用的指纹辨识模块的立体外观图;
图4是本发明的控制指纹的设定及清除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防盗方法流程图;
图6是现有摩托车点火系统的电路方块图;以及
图7是另一现有摩托车点火系统的电路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10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