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轴旋转折叠式移动通讯终端及其铰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1167.X | 申请日: | 2007-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3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黄成俊;朴钟石;金荣基;张起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Q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陶凤波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折叠式 移动 通讯 终端 及其 铰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移动通讯终端,例如,数字多媒体广播电话、游戏电话、 聊天电话、摄像电话、运动图象专家组MP3电话、蜂窝电话、个人通讯服 务(PCS)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手持电话(HHP),特别是涉及双 轴旋转折叠式移动通讯终端,它可以任由选择地改变折叠件的打开/关闭式 样,以便提供一个最佳的用户界面环境。
背景技术
通常,便携式通讯终端是指一种电子装置,用户能携带它来进行无线通 讯。无线通讯可以是语音通讯、信息传输、文件传输、视频通讯以及摄像功 能。另外,便携式通讯终端作为个人工具可进行电话号码以及个人日程计划 的管理。
基于便携性方面的考虑,这种便携式通讯单元的设计已不仅仅把重点放 在紧凑性、细长性、优秀的手持特性以及轻便性方面,而且也把重点放在了 多媒体的可利用性方面,这样,就具有了更加宽广的多种功能,比如,包括 游戏服务的娱乐功能。特别是,期望未来的便携式通讯终端纳入更多的多功 能性和多目的性的应用中,这包括视频通讯、游戏、网络、摄像功能以及电 话通讯功能。
在使用中基于对便携性和方便性方面的考虑,传统的便携式通讯终端可 根据它们的外观进行分类,比如,直板型直板型通讯终端和折叠式通讯终端。 直板型便携式通讯终端具有一个单个的壳体,所述壳体形如一个直板,其中 安装有数据输入/输出装置以及发送/接收装置。折叠式便携式通讯终端具有 一个通过铰链装置与单个直板形壳体相连接的折叠件,并且所述连接是通过 这样一种方式,即,折叠件能旋转以便折向壳体和从壳体打开。
例如,在一个折叠式移动通讯终端中,折叠件通过铰链装置与主体旋转 连接,按键布置在主体上,显示单元布置在折叠式移动通讯终端中的折叠件 中,这有助于小型化和便携性。折叠式便携通讯终端在美国专利号为 6,865,406中已被公开,也让与本申请的受让人。在公开的折叠式便携通讯终 端中,摄像镜头壳体安装在铰链装置中。
在传统的移动通讯终端中,在在电话模式下的数据输入操作以及显示数 据的显示数据的检查操作中,像语音通讯或者文本消息发送这些,不方便之 处是可以忽略的。然而,在多媒体环境中,在游戏模式下,诸如压下按键这 样的数据输入操作的快捷性和准确性就会降低,而且在显示单元中不能提供 大屏幕。键操作的快捷性和准确性在游戏模式下比在其他任何的模式下都更 加重要。特别是,使用双手而不是单手的键操作对提高快捷性和准确性是很 关键的。
当然,以上所述问题可以通过增大移动通讯终端的尺寸,安装宽大的显 示单元以及布置更多的键来得到解决;但上述的每一种方法与小型化趋势背 道而驰,而且不便于携带。
因此,需要一种折叠式移动通讯终端,其不需增大尺寸,既可在电话模 式的使用提供便利,也可方便地用于标准的传统键盘模式下而输入复杂数 据。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移动通讯终端,其根据模式转变,通 过允许用户选择折叠件的打开/关闭状态来提供使用上的便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通讯终端,其中的铰链装置能够随 单摆操作而移动以允许折叠件的打开/关闭状态被很容易地改变,由此给数据 输入操作提供了方便。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提供一种移动通讯终端,其中在铰链装置中 设置用于限制摆动的止动部件,由此折叠件的开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通讯终端,其包括一个主体、 一个折叠件,此折叠件绕着位于主体的经向或纬向的一第一铰链轴旋转以便 打开或关闭主体的顶面以及一个旋转铰链装置,铰链装置其在关闭状态时可 绕垂直于主体的一第二铰链轴旋转。
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通讯终端,其包括一个包括至 少一个键和一个第一弯曲区域的主体、一个包括至少一个显示单元和一个第 二弯曲区域的折叠件,此折叠件绕着位于主体的经向或纬向的第一铰链轴旋 转以便从主体上折叠或打开、一个旋转铰链装置,此旋转铰链装置将折叠件 连接到主体上,这样折叠件就在朝向或者离开主体的方向上旋转,并沿第一 弯曲区域和第二弯曲区域摆动而位于主体的第一侧或邻近该第一侧的第二 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11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平构造形式的蒸汽发生器
- 下一篇:压力生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