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酸性电解水生成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1684.7 | 申请日: | 200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7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正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北越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1/50;C25B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秀武;李炳爱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酸 电解 水生 成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无隔膜电解槽,将盐酸予以电解,用水来稀释所生 成的电解液,以生成微酸性电解水的方法及装置,特别涉及用所生成的 微酸性电解水来稀释原料盐酸,作为电解原液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无隔膜电解槽,将盐酸予以电解,以生成微酸性电解水的方 法,在日本专利文献1中已有公开。
另外,日本专利文献2中公开:利用无隔膜电解槽,将食盐溶液与 盐酸混合在一起的溶液予以电解,以生成酸性的电解水的方法,该法方 可获得残留氯为1.0~200ppm且pH值为3~7的电解杀菌水。
进而,日本专利文献3中公开:在将一定浓度的电解质溶液予以电 解所获得的酸性电解水中,添加入无机酸的缓冲液,以将pH值调整成 3.5~5.5的方法。该方法的目的是调整氢离子浓度,以使存在于酸性电 解水中的次氯酸稳定。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0-1283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5-23747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10-3095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将食盐、盐酸等含有氯离子的溶液予以电解,以生成含有次氯酸的 电解水的方法已有多种公开。然而,已知次氯酸在单体的状态下存在时 呈现最强的杀菌效果,不过该存在比率系处在依赖于液体的pH值的平 衡关系,在碱性条件时会成为几乎没有杀菌力的次氯酸离子,在pH值 为4以下的酸性时会成为氯气并在短时间内就逸散。因此,为了要使杀 菌力稳定的次氯酸存在,必须将pH值维持在4~6.5左右。
日本专利文献1的技术,由于只将盐酸予以电解,被认为会引起以 下的反应。
化学式1
(阳极表面)2Cl-→Cl2+2e
所生成的氯将会立即与水起反应,如同下述化学式,产生次氯酸及 盐酸。
化学式2
Cl2+H2O→HOCl+HCl
因此,使用电解液、或稀释电解液而使用的情况,在稀释水中若不 含具有缓冲作用的成分的话,将会变成异常低的pH值,且会导致脱离 单体的次氯酸可稳定地存在的区域。
日本专利文献2的方法,其目的被认为是通过在电解原液中不仅包 含盐酸还混入食盐,来补足日本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的缺点,不 过作为氯离子源的话,若没有比盐酸还要更大幅地增多食盐的量的话, 则达不到pH值的上升效果。因此,在所生成的电解水中含有相当程度 量的来自原料的Na,干燥后会残留固形物,所以非常缺乏便利性。另 外,必须使用2种药剂,故无法避免装置的复杂化、控制上的复杂化。
另一方面,日本专利文献3的技术,必须在电解水生成的后续步骤 中设置缓冲液的添加步骤,无法避免装置的复杂化、大型化,再则必须 在添加步骤中,一面确认pH值等,一面添加缓冲液,所以当然控制上 也会变复杂。因此,可预测装置将会大型化、高价化。另外,所添加的 缓冲液为固形物的溶液,所以,与日本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相同, 会有引起在使用电解水的后析出固形物的弊端的危险性。
于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不会导致装置的复杂 化、控制上的复杂化,且不必在电解水中添加含有固形物的药剂,就可 生成具有次氯酸可稳定存在的pH值范围的微酸性电解水的方法及装 置。
盐酸经电解过后,用水来稀释且生成微酸性电解水时所引起的反 应,如同上述的化学式1和化学式2。在稀释过后的阶段,会成为含有 与次氯酸相同摩尔浓度的盐酸。于是,将所生成的微酸性电解水的一部 分再度引导到电解槽中并进行电解,通过此方式,能够减少最终的盐酸 量。作为盐酸的电解方式,已知在进行电解的前就用稀释水的一部分来 将较高浓度的盐酸一面稀释一面进行电解的方法,不过当然要将该稀释 所用的水替换成采用所生成的微酸性电解水。依据这种方式,例如通过 电解原液的导电度来控制电解电流的情况,以微酸性电解水取代水来进 行稀释的话,依微酸性电解水的导电度高于水的(导电度)程度减少盐 酸的使用量,也可预期所生成的微酸性电解水的pH值会上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北越,未经株式会社北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16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