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的插入辅助器械和内窥镜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1746.4 | 申请日: | 200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3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糸井启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能株式会社;SRJ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1 | 分类号: | A61B1/01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插入 辅助 器械 装置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510005848.4,申请日为2005年1月27日,发明名称为“内窥镜的插入辅助器械和内窥镜装置”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窥镜的插入辅助器械和内窥镜装置,特别涉及当将内窥镜的插入部插入到体腔内时使用的内窥镜的插入辅助器械和使用该插入辅助器械的内窥镜装置。
背景技术
当把内窥镜的插入部插到小肠等深部消化道时,如果只推压插入部,因为肠道复杂的弯曲,会导致力难以传递至插入部的顶端,向深部的插入比较困难。因此提出了一种内窥镜装置,在内窥镜的插入部安装称之为套管或滑动管的插入辅助器械而插入到体腔内,使用该插入辅助器械引导插入部,由此防止插入部的多余的弯曲或挠曲(例如,专利文献1)。其中,套管是指用于小肠的插入辅助器械,滑动管是指用于大肠的插入辅助器械。
另外,还提出了在以往的套管的基端部上形成润滑液的注入口,通过从该注入口将润滑液注入到套管的基端内侧,改善内窥镜插入部相对套管的滑动性,缩短手术实施时间。作为润滑液,可以使用水、生理盐水等。
另外,在以往的内窥镜装置中,已知有在内窥镜插入部的顶端部设置第1球囊,同时在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部上设置有第2球囊的双球囊式内窥镜装置(例如,专利文献2以及专利文献3)。
在双球囊式内窥镜装置上,有时将插入部以及插入辅助器械以规定长度插入到肠道中,在使两个球囊膨胀且使两个球囊密接于肠壁的状态下,进行通过同时回拉插入部和插入辅助器械而使弯曲的肠道笔直收缩的操作。然后,通过反复进行插入部以及插入辅助器械的插入操作和上述回拉操作,牵拉肠道而将插入部插入到目标部位。另外,上述回拉操作是指在通过用手握持由弹性部件做成的插入辅助器械而使其弹性变形并密接于插入部之后,回拉插入辅助器械,由此通过在插入辅助器械和插入部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而同时回拉插入部(例如,专利文献1)。
不过,在膨胀的第1球囊或第2球囊过度密接或粘连在肠壁上的情况下,如果强制回拉(拉拔)插入部以及套管,则有可能损伤肠壁。在这种情况下,即、当术者受到较大的拉拔阻力时,在以前使套管或插入部旋转并降低密接力,然后再次进行回拉操作。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2487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1-340462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2-301019号公报。
但问题是,在基端部形成有润滑液的注入口的上述以往的套管上,从注入口注入的润滑液没有充分遍及套管的整个内周面,不能够进一步改善内窥镜插入部的滑动性。
如果增大套管的直径并增大套管和内窥镜插入部之间的空隙,则能够使向基端部侧提供的润滑液遍及套管的整个内周面,所以能够消除这一问题。但是,因为套管也插入到体腔内,所以其直径优选是尽可能小的直径。因此,如果套管的直径是小直径,就不能将润滑液提供给套管的整个内周面,如果增大套管的直径,则相反产生不适于作为体腔内插入用部件的问题。
另外,以往的双球囊式内窥镜装置具有在上述的回拉操作时插入部相对于插入辅助器械易滑移、操作性差的缺点。
进而,在以前,在受到拉拔阻力时,根据术者的判断,确定随后的操作(是继续插入部以及套管的回拉操作,还是进行旋转插入部以及套管的操作)。为此,期待能够定量掌握回拉操作时产生的拉拔阻力并适当进行随后的操作的内窥镜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不增大插入辅助器械的直径并将润滑液均匀地提供给插入辅助器械的整个内周面的内窥镜的插入辅助器械。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改善插入部以及插入辅助器械的回拉操作的操作性的内窥镜装置。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定量掌握插入辅助器械或套管、以及插入部的拉拔阻力的内窥镜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之一是把内窥镜的插入部从其基端部插入并从在上述基端部上形成的润滑液的注入口注入润滑液的内窥镜的插入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辅助器械在其外周面上具有与所述注入口连通并沿该插入辅助器械的轴向延伸设置的润滑液供给通路,在其内周面上具有与所述润滑液供给通路连通的开口部,从所述注入口注入的润滑液经由所述润滑液供给通路,从所述开口部提供给插入辅助器械的内周面和内窥镜插入部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
本发明之二的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形成在所述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附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能株式会社;SRJ公司,未经富士能株式会社;SRJ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17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