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器组件和检查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2162.9 | 申请日: | 200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9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C·L·戈顿三世;C·比诺;E·L·迪克松;E·J·尼特斯;W·R·罗斯;R·H·博西;M·C·哈钦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H04B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杰;陈景峻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器 组件 检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检测器系统,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小面积、轻量、无线检测器系统,所述无线检测器系统被构造用来产生、处理和传送数字x射线图像以用于无损检测(NDT)(Non-destructive testing)应用。
背景技术
已知各种检测器系统,并被用于不同的应用。例如,在NDT应用中采用x射线检测系统,用来在没有任何产品破坏的情况下检测产品结构裂缝和外来物体污染。不幸的是,在许多NDT应用中,这样的系统不能被使用,这是因为检测器尺寸大,重量重和需要其它的组件例如重型电功率和易毁的电缆。此外,一些应用例如航空宇宙、石油和天然气工业需要可携带的、轻量的检测器系统,所述检测器系统能够被操作用于严格的访问定位。
在一些系统中,采用大面积的检测器以用来在设备局部或存储卡上存储所需要的随后被检索的图像数据。然而,这样的设备限于采集模式,在这些采集模式中,这样的设备可以操作但不能与其它数据网络联系或控制其它设备例如x射线源。一些其它系统采用电池供电的检测器,但仅通过导线传送数据。然而,这样的检测器典型地具有基本软件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仅控制检测器并且不能连接到NDT工作流程。此外,这样的检测器不能控制x射线源或将图像准备成标准NDT图像格式。
因此,希望开发一种用于无损检测(NDT)应用的检测器系统,其具有减小的重量和尺寸。开发这样一种无线检测器系统也是有利的,其具有实时传送静态x射线图像的能力,并构造成用于广泛的NDT应用。
发明内容
简要地,依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器组件。该检测器组件包括可配置的x射线检测器,具有不大于10.2厘米(cm)×10.2厘米(cm)的面积;嵌入控制器,耦合到可配置的x射线检测器并被构造以用来控制可配置的x射线检测器和格式化来自可配置的x射线检测器的图像数据用于无线传输;无线传输设备,被构造用来无线传输图像数据到用户接口设备;和储能设备,被构造用来提供电功率给可配置的x射线检测器、无线传输设备和嵌入控制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检测器组件。该检测器组件包括可配置的x射线检测器;和嵌入控制器,耦合到可配置的x射线检测器并被构造用来控制检测器和格式化来自可配置的x射线检测器的图像数据用于无线传输。该检测器组件还包括无线传输设备,被构造用来无线传输图像数据到用户接口设备;和储能设备,被构造用来提供电功率给可配置的x射线检测器、无线传输设备和嵌入控制器。该检测器组件的重量小于或等于2.27kg。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检查系统。该检查系统包括被构造用来获得对应于物体的图像数据的检测器组件。该检测器组件包括:可配置的x射线检测器,具有不大于10.2cm×10.2cm的面积;嵌入控制器,耦合到可配置的x射线检测器并被构造以用来控制可配置的x射线检测器和格式化来自可配置的x射线检测器的图像数据用于无线传输;无线传输设备,被构造用来无线传输图像数据;和储能设备,被构造用来提供电功率给可配置的x射线检测器、无线传输设备和嵌入控制器;和用户接口设备,被构造用来经过无线传输设备接收来自可配置的x射线检测器的图像数据并以预定格式存储图像数据以用于无损检测(NDT)应用。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阅读下面的具体描述时,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特征、方面和优点,整个附图中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
附图1是依据本发明技术示范性实施例的NDT的x射线检测系统的图表说明。
附图2是附图1的NDT的x射线检测系统的典型软件体系的图表说明。
附图3是附图2的NDT的x射线检测系统的软件体系组成部分的图表说明。
附图4是由采用两个典型闪烁器的典型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检测器获得的数量的图解说明。
附图5是装配有两个典型闪烁器的CMOS检测器的信噪比(SNR)的图解说明。
附图6是采用具有两个闪烁器的CMOS检测器取得的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图解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21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