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路由协议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2223.1 | 申请日: | 2007-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2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徐元瑛;杨人顺;曾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Q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少杰;黄小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路由 协议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关于在无线多跳网络中为主机分派地址。本发明进一步关于为无线网状/中继网络提供路由协议。
背景技术
无线多跳网络通常是没有基站支持的无线网络,例如移动自组织网络(mobile ad-hoc network,MANET)、感测器网络或无线网状网络(wirelessmesh network,WMN)。在没有基站的情况下,无线网络提供较高的灵活性,但局限于直接使用针对基础设施设计的现有通信方法。因而,无线多跳网络中的地址分派可能要更加复杂才能维持效率和唯一性。
传统上,主机可静态地或动态地配置其地址。在静态配置中,用户可能需要事先获得可用地址并手动配置所述地址。然而,要用户在灵活的多跳网络中进行手动配置可能不太合理。另一种选择是动态配置,其允许主机例如通过使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来动态地配置地址。
DHCP是集中式分派机制,其部署至少一个固定服务器以管理网络中的所有地址。图1绘示DHCP系统中的基本元件及其交换的消息。如图所示,存在两个DHCP服务器11、12和一个用于DHCP服务器12的DHCP中继器13。当新主机14加入多跳无线网络时,其广播DHCP_Discover消息以请求一地址。网络中除DHCP中继器13之外的所有主机均将帮助转播此消息,直到其到达DHCP服务器11、12为止。DHCP中继器13将把所述消息直接单播给DHCP服务器12。DHCP服务器11、12中的每一个在接收到DHCP_Discover消息时均将分派一地址,并将DHCP_Offer消息连同所述地址发送回所述新主机14。因此,新主机14可接收多个DHCP_Offer消息以从中进行选择。新主机14接着广播DHCP_Request消息,以将其选择(例如,服务器12)告知所有服务器11、12。所选择的服务器12将检查分派的地址是否真的可用,且如果可用,那么向新主机14发送DHCP_Ack。此时,新主机14可将分派的地址配置成其地址,并开始进行重复地址检测(Duplicate Address Detection,DAD)过程,以保证网络中没有其他主机使用此地址。主机14在租赁时间(lease time)之后通过DHCP_Request回收所述地址,其中所述租赁时间是由服务器12指派以通知主机14可使用分派的地址的多长时间。如果所述地址仍然可用,那么服务器12将向主机14发送DHCP_Ack消息。否则,将发送DHCP_Nack消息,且主机14需要再次从广播DHCP_Discover开始执行整个程序。
考虑到DHCP的消息流,已知在动态配置中,通常必须进行广播以获得地址或者检测地址冲突。然而,在无线多跳网络中使用广播是非常昂贵的,且可能会造成广播风暴问题。
在已知的地址分派机制中,自我配置是一种分散式地址分派机制,其中主机可根据不同因素依靠自身来配置其地址,所述因素例如为其硬件地址(S.Cheshire、B.Aboba以及E.Guttman的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IPv4Link-Local Addresses,draft-ietf.zeroconf-ipv4-linklocal-17.txt,IETF ZeroconfWorking Group,2004年7月;S.Thomson以及T.Narten的IPv6 Stateless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RFC 2462,1998年12月)或者随机编号(C.E.Perkins、J.T.Malinen、R.Wakikawa、E.M.Belding-Royer以及Y.Sun的IP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 for Ad Hoc Networks,draft-ietfmanet-autoconf-01.txt,IETF MANET Working Group,2000年7月)。由于自我配置的地址是由各个主机产生的,因而必须通过DAD来检查所述地址以证实其并未被其他主机占用。因此,仍然必须进行广播以检测地址冲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22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