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持机构、具有该夹持机构的无刷电机和具有该无刷电机的盘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2227.X | 申请日: | 200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1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高木仁;岩井优介;内村智也;仓本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17/022 | 分类号: | G11B17/022;G11B17/0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纶伟;迟军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 机构 具有 电机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操作以在其上可拆卸地安装扁圆形盘的夹持机构、一种包括该夹持机构的电机以及一种包括该电机的盘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个人计算机(下文称为PC)中使用了吸入式(slot loading)机构,在该机构中,盘滑入和滑出盘驱动装置。该机构对于具有细薄形状的PC特别有用。
吸入式机构不需要将盘移动至使盘旋转的主轴电机的托盘,因此可以是细薄的。然而,对于使盘驱动装置进一步变细薄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使盘驱动装置进一步变细薄,在其中使用的主轴电机也需要变细薄。然而,减小在其上可卸下地安装有盘并且布置在主轴电机中的夹持机构的厚度是一项困难的任务。
而且,在其上应用了吸入式机构的盘驱动装置通常利用自身保持盘而不用夹件,从而实现了较薄的夹持机构。
图14是表示夹持机构的传统结构的轴向剖视图的示图。
根据图14,夹持机构1包括转动台2、中央壳体3、多个爪件4和向各个爪件4提供径向力的弹性件5,转动台2具有在其上安装具有中央开口部的盘(图14中未示出)的盘安装面2a。中央壳体3包括:圆筒部3a,在其周围将布置盘的中央开口部的内周面;顶板部3b,其布置成覆盖圆筒部3a的顶端;以及多个开口3c,其允许爪件4穿过其移动。爪件4包括与中央开口部接触以保持盘的盘保持面4a。而且,中央壳体3优选地包括与爪件4接触从而引导爪件4的滑动移动的向上引导面3d。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夹持机构,爪件包括移动枢转部和位于该爪件的比所述移动枢转部更加径向朝内的部分处的移动支持部,从而使所述爪件可以沿径向和轴向移动。当所述移动支持部与所述移动支持接收部接触时,所述爪件的径向移动得到良好支持,因此将通过所述夹持机构有效地保持盘。
从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将更加清楚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元素、步骤、特性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无刷电机的轴向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夹持机构的从上方看去时的平面图。
图3a是本发明的中央壳体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b是中央壳体的从上方看去时的平面图。
图4a是本发明的爪件的侧视图。
图4b是本发明的爪件的正视图。
图4c是本发明的爪件的平面图。
图4d是本发明的爪件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是夹持机构的在盘与其接触之前的剖视图。
图6是夹持机构的在盘开始与盘引导面接触时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夹持机构的剖视图,其中在曲面的位置布置有移动支持部。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夹持机构的剖视图,其中移动支持部在上移动支持面上滑动。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夹持机构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该夹持机构的尖端部位于轴向最低位置。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夹持机构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爪件保持盘。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夹持机构的剖视图,其中示出了根据图9的爪部的内部构造。
图12是指示根据本发明的夹持机构的夹持故障发生率与爪件的尖端部的轴向高度之间的相关性的曲线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盘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14是传统夹持机构的在盘与其接触之前的剖视图。
图15是传统夹持机构的在盘开始与爪件接触时的剖视图。
图16是传统夹持机构的剖视图,其中该夹持机构的尖端部位于轴向最低位置。
图17是表示爪部与弹性件之间的关系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注意,在这里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中,用于描述相应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方向的诸如上、下、左、右、向上、向下、顶、底的词语仅指示图中的位置关系和方向。这些词语不指示安装在实际装置中的构件的位置关系和方向。还要注意,这里将平行于Z轴的方向称为轴向。而且注意,为了有助于读者找到在对以下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中的对应的元件以有利于理解本发明,以下示出了附图标记、图号和补充描述。应注意这些表述决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无刷电机的结构
下面将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无刷电机。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无刷电机的轴向示意性剖视图。
下面将描述无刷电机的定子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22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容纳铸模的装置
- 下一篇:双压触头和包括上述触头的插入式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