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显示器的照明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2335.7 | 申请日: | 200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9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宮下純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西铁城电子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F21V5/02;F21V13/02;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显示器 照明 | ||
本申请是申请人于2003年3月7日提交的、申请号为“03120270.5”的、 发明名称为“显示器的照明板”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用于诸如液晶显示器(LCD)的照明板,它作为背光从其下侧来 照亮该显示器。
图10示出常规照明板的顶视图,而图11则是取自图10中沿直线XI-XI 的截面图。
用透明塑料制作的照明板12在顶视图上呈矩形并斜削掉一个角作为入射 表面12a。对应于角12a设置着发光二极管(LED)的边缘灯11。在照明板12的 下侧形成了作为反射器组成部分的多个棱镜12b。这些棱镜12b与边缘灯11的 光释放点形成在同一轴线上,如图11所示。棱镜12b具有90°的顶角。
从边缘灯11发射出来的光进入照明板12。在照明板中的光受到棱镜12b 的反射并从释放表面12c释放出去。释放出去的光进入散射层13并从该散射 层释放出去,以散射光施加到液晶显示器(未示出)。
从照明板12下侧释放出去的光受到反射器层14的反射将返回照明板12。
在这样的一种装置中,光强度朝着边缘灯11的远端减小。所以,不能均 匀地照亮LCD。
而且,由于在一个靠近边缘灯的区域上光强度非常强,所以必须以高密度 来排列棱镜12b,这就造成要增加制造成本并降低了照明板12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简单棱镜排列的易于制造的照明板。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照明显示器的面板,它包括由透明塑料制作的 照明板,它的两个表面都是矩形,其中一个表面是反射表面,而另一个是释放 表面;入射表面,由斜削掉照明板的一个角形成;边缘灯,装置在相对于入射 表面处;多个棱镜,是在照明板的反射表面上成圆形地形成的;棱镜边线,以 预定的间距与边缘灯同心排列;每个棱镜有一顶角θ,θ包括边缘灯一侧的第一 倾角θ1和在第一倾角θ1对面的第二倾角θ2;其中,在第一倾角θ1和第二倾角 θ2之间有下面的关系:
θ1(=89.5°~60°)>θ2
该面板还包括布置在对应于照明板释放表面的棱镜层,该棱镜层在对应于 释放表面的一个表面上有多个棱镜。
该棱镜具有圆形的边线。
在另一方面,该棱镜是圆形的双凸透镜。
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特性可从下面参考附图的详细讨论中变得更为明白。
附图简述
图1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照明板的顶视图;
图2是取自沿图1直线II-II的截面图;
图3是照明板放大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照明板的顶视图;
图5和图6是从所图示的两侧面来看的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照明板的顶视图;
图8和图9是从所图示的两侧面来看的侧视图;
图10示出常规照明板的顶视图;
图11是取自沿图10的直线XI-XI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和图2,由透明塑料制作的照明板在顶视图上是呈矩形的,并在 一个角斜削一下来形成平坦的入射表面2a。相应于入射表面2a装置着LED的 边缘灯1,在照明板2的下侧成圆形地形成多个棱镜2b。每个棱镜向内突出作 为反射器表面。棱镜2b的边线与边缘灯1的光释放点形成在同一中心上并以 预定的间距排列,如图1所示。每个棱镜2b都有锯齿的截面形状并有相同的 顶角θ。该顶角包括在边缘灯一侧的第一倾角θ1和在第一倾角对面的第二倾角 θ2。在第一倾角θ1和第二倾角θ2之间有下列关系:
θ1(=89.5°~60°)>θ2
从边缘灯1发射出来的光进入照明板2。在照明板2中的光受到棱镜2b的 反射而从释放表面2c释放出来。释放出来的光进入具有微棱镜3a的棱镜层3 并从该棱镜层释放出来以便施加到LCD(未示出)。
从照明板2下侧释放出来的光受到反射器层4的反射以便返回到照明板2。
对于上述的公式的理由将在下文描述。
参考图3,从边缘灯1发射的光以入射角φ1进入照明板2,而该光按照施 涅耳定理以φ2的方向在面板2中继续前进。在角φ0和角φ2之间有下列关系:
φ0=φ1(1)
n1Sinφ1=n2Sinφ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西铁城电子,未经株式会社西铁城电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23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终端的数据存储方法
- 下一篇:用废油酯生物法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