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像形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2386.X | 申请日: | 200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0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毛利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王景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 形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设有排出液滴的纪录头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打印机,传真机,复印装置,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有的使用液体排出装置,所述液体排出装置含有以液体排出头构成的纪录头,排出例如纪录液的液滴,一边运送介质(以下也记为“纸”,但不限定其材质,也使用被纪录介质,纪录介质,转印材,纪录纸等),一边将作为液体的纪录液(以下也记为“印墨”)附着到纸上,形成图像(也使用纪录,印刷,打印等)。
图像形成装置意味在纸,丝,纤维,布,皮革,金属,塑料,玻璃,木材,陶瓷等介质上排出液体形成图像的装置,所谓“形成图像”不仅意味对介质赋予具有文字或图形等意义的图像,而且也意味对介质赋予不具有图案等意义的图像。所谓液体并不局限于印墨,只要是能形成图像的液体,并不作特别限定。所谓液体排出装置表示从液体排出头排出液体的装置,并不局限于形成图像。
作为设有这种液体排出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存在以下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将纪录头以及对该纪录头供给印墨的副罐搭载在车架上,从装置主体侧的主盒对副罐通过供给管补充供给印墨。
并且,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着保持复数供给管的管架。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23689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着以下结构:伴随车架向原位置的移动,设有连杆机构的保持部件实行保持动作,使得车架的与打印头连接的附近的管部分不朝外方隆出。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015706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着使得印墨供给用管的弯曲通道部分的自回归习性不对记录质量带来坏影响的结构。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035032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着用于保持供给用管的车架侧保持部使得供给用管的延伸方向朝着大致呈U字形的形状内侧。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035033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5中记载着以下结构:设有导向部件,支承复数管,能沿记录头单元的往复移动方向回转,更具体地说,从装置主体上部吊着供给管。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5-199506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6中记载着以下结构:挠性配线板可滑动地保持在变位限制部件内,该变位限制部件安装在支承管的履带上,在该构成中,变位限制部件及履带用滑动性高的材料形成。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11-165447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7中记载着以下结构:使得印墨管保持部件支承在保持手段(车架)上,伴随与喷墨头移动同步移动的保持手段的移动,印墨管及保持印墨管的印墨管支承手段弯曲移动。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0-318176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8中记载着设有导向部件,用于对印墨管进行导向。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平04-129751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9中记载着以下结构:记录头挠性电缆及印墨管等复数的具有可挠性部件夹着移动记录体的移动通道互相从相反侧从记录装置主体向移动记录体连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0-321351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0中记载着以下结构:在车架导向部件上形成导向槽,用于对随着车架移动,管沿着与车架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浮动进行限制。
专利文献10:日本特开平04-129751号公报
如上所述,在使得供给管与车架连接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伴随车架移动,供给管也移动,因此,上述各专利文献采取各种对策。
但是,供给管刚性低场合,供给管垂下,与用于形成图像的介质接触,会污脏图像形成面,对这种课题没有提出有效对策。
这种场合,若提高供给管刚性很有效,但供给管刚性高在材质或结构上,不仅会引起高价,而且,伴随车架移动,供给管产生回复力,会引起不能实行稳定的主扫描(车架移动),或不能顺利地实行主扫描。
在上述专利文献5记载的装置中,吊着供给管,装置高度变高。在上述专利文献6,7记载的装置中,以半刚体覆盖管,因此,需要比实际的管处理空间大的空间,引起装置大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刚性低的供给管与介质接触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方案: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记录头对介质排出液滴,所述记录头搭载在车架上,从装置本体侧通过供给管向所述记录头供给液体,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23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