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扭力的万向接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2534.8 | 申请日: | 200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8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厚飞 |
主分类号: | F16D3/26 | 分类号: | F16D3/26;B25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力 万向 接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万向接头,特别是指具有承受高扭力运转的万向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9至图11,为第一种传统的万向接头90结构,其连接块91是设为长方形块状,连接块91一端设有一第一销92而枢接一驱动头93,连接块91相反于驱动头93的一端则设有一第二销94以枢接一套筒接头95。第一销92与第二销94的轴心是相互垂直但不相交,如此使驱动头93与套筒接头95在手动操作旋转时,容许的工作角度范围较大。
但由于第一销92与第二销94的轴心不相交,故驱动头93与套筒接头95在手动操作旋转时,会导致套筒接头95与第二销94的轴心交点O2,与驱动头93与第一销92的轴心交点O1之间的距离A1不断的变化,造成套筒接头95不断的上下抖动,为运转中的一大问题。故其仅可用在手动操作的低速旋转工作,无法使用在动力工具所驱动的高速运转状态。
而后有人设计出如图12与图13的第二种传统万向接头80结构,其连接块81是设为正方形块状,连接块81枢设有一第一销82而枢接一驱动头83,连接块81的两侧则分别枢设有一第二销84,以供枢接一套筒接头85。第一销82与二个第二销84的轴心是相互垂直且相交,如此即可克服第一种万向接头90运转时会产生抖动的问题,故其可应用在动力工具的高速运转状态。
然而,第二种万向接头80仍有缺失存在,其最大的缺点在于,第二种万向接头80在长期经由动力工具运转的使用情况下,主要承受扭力的部份是驱动头83或套筒接头85的两个枢耳部位,而第二种万向接头80的枢耳部位无法承受高速运转时所产生的高扭力,容易导致枢耳部位变形损坏。
第二种万向接头80的二枢耳部位之间保持有一宽度T,恰可供连接块81的两侧面滑设在内。而以第二销84的轴心线为圆心至驱动头83二枢耳部位的底面形成有一最小半径R,是可供连接块81枢转时不会发生干涉。又第二销84以其轴心线为圆心至连接块81末端平面形成有一长度L,且连接块81的末端平面至二枢耳部位的底面之间具有一间距H,此间距H与长度L两者相加的距离恰等于最小半径R。
上述缺陷的原因在于,高速运转时,驱动头83(或套筒接头85)的二枢耳部位承受扭力的部位在于间距H的位置,此处很容易发生变形损坏的缺失,导致第二种万向接头80不堪使用,故现有手法都是在二枢耳部位靠近底面的位置设为圆角86,以提高二枢耳部位所能承受的扭力。但是将二枢耳部位的底端设为圆角86并无法有效的提高其承受扭力的效果,因为二枢耳部位仍然是容易变形损坏。
同时,第一种万向接头90一样具有前述缺失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高扭力的万向接头结构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承受高扭力运转的万向接头结构,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在连接件两端分别设有朝向驱动件底面延伸的延伸部,以提供驱动件的枢接端一稳定的支撑效果,达到使驱动件承受高扭力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扭力的万向接头结构,其包括有:
两个驱动件,所述的驱动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结合端与一枢接端,所述的结合端用以连结驱动物或被驱动物,而所述的驱动件的枢接端则设有枢孔,所述的驱动件的枢接端分别形成有相对的内面,而所述的两个内面之间是以一底面相连接,所述的两个内面彼此相互平行且保持有一宽度,而所述的驱动件以枢孔的轴心线为圆心至所述的底面保持有一最小半径;
一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左右两侧开设有一横向贯穿连接件的轴孔,所述的连接件上下两侧开设有一纵向贯穿连接件的轴孔,所述的连接件的两个轴孔与所述的两个驱动件的枢孔之间是分别枢设有一轴件,以使所述的连接件与所述的驱动件之间得以产生相对的枢摆关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连接件的两侧面是滑设在所述的驱动件的两个内面,且所述的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一朝向所述的驱动件底面延伸的延伸部,所述的连接件以轴孔的轴心线为圆心至所述的延伸部的末端形成有一长度,所述的长度的范围是大于二分之一倍所述的宽度并且小于所述的最小半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高扭力的万向接头结构,其中连接件因具有延伸部而较传统万向接头为长,可使延伸部与底面的间距H较传统万向接头为小,因此使本发明的驱动件所能承受的扭力较传统的万向接头为高,达到增加扭力的效果,同时降低枢接端变形损坏的缺失,进而提高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厚飞,未经胡厚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25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标签安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管理的对等网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