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验证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2993.6 | 申请日: | 200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2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2 | 分类号: | H04Q7/32;H04Q7/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验证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验证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领域,目前通常将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识别卡)卡与用户的移动终端进行互锁。具体方法为:将一张初始PIN(PersonalIdentification Number,个人识别码)码如1234的SIM卡插入到一台尚未锁卡的终端中,终端会产生一个随机的8位PIN码,并分别存储到SIM卡和终端中。此后该SIM卡和该终端绑定,这是因为:该SIM卡只有在输入该8位PIN码才能使用,但是只有该终端知道这8位PIN码,所以SIM卡在其他终端上不可用;而这个终端只会用这8位PIN码去验证卡,PIN码不正确的SIM卡验证不能通过,所以往该终端中再插入其他SIM卡也是不可用的。因此,实现了SIM卡和终端绑定。
对于该机卡互锁方法,某些恶意厂商或用户通过某些方法,对于进行了机卡互锁的终端进行套机。常用的套机方法包括:
(1)、某些厂家把未加密或者简单加密过的信息放在文件系统中,套机者可以很容易的修改这些信息使锁卡的终端变成不锁卡的终端,达到套机的目的。
(2)、同一家厂家一般会生产不锁卡和锁卡的两种终端,硬件都是一样的,只是软件版本不同,在不同地区销售。套机者可以将某个地区销售的不锁卡的软件版本复制到另一个地区锁卡的终端上,就能把锁卡的终端变成不锁卡的终端,达到套机的目的。
(3)、套机者使用克隆的方法:读出不锁卡终端的存储器中的所有信息,包括程序和文件系统,直接写入到锁卡的终端的存储器中去,不需要解密就能把锁卡的终端变成不锁卡的终端,达到套机的目的。
从以上套机方法中,可以发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终端的软件与硬件间的没有绑定机制,破解者可以方便通过复制软件或改变终端软件的办法进行套机等非法行为。该问题也同样存在与其他软件与硬件间缺乏绑定机制的应用领域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终端验证方法和装置,以使得终端硬件与软件的绑定更加安全,不易被破解。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验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需要进行验证的信息;
判断所述获取到的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加密信息是否一致;
所述判断一致时允许使用所述终端,否则拒绝使用所述终端。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验证装置,包括:
加密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验证过程中所使用的加密信息;
验证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根据加密信息存储单元存储的加密信息中所包括的内容,获取对应的需要验证的信息;
验证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验证信息获取单元获取到的信息与所述加密信息存储单元预先存储的加密信息是否一致,并将判断结果通知处理单元;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验证单元发送的判断结果进行处理操作。
通过使用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验证方法和装置,实现了对终端软件和硬件的验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使用了更加严密的验证方法,所采用的加密方法也更加有效,从而保证了绑定的终端软件和硬件不易被破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终端验证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生成加密信息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判断获取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加密信息是否一致的方法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中终端验证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一种终端验证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生成加密信息。
以移动终端设备为例,该加密信息可以包括对硬件标识、终端软件版本标识、PIN码、SIM卡的IMSI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er,国际移动用户标识符)等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加密后获得的加密信息。
步骤s102、将该加密信息进行存储。
对于加密信息在终端中的存储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使破解者不容易找到加密信息。
步骤s103、获取需要进行验证的信息。
终端设备启动或需要进行验证时,根据上述加密信息中所包括的内容,终端获取对应的需要验证的信息。
步骤s104、判断该获取到的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加密信息是否一致,不一致时进行步骤s105,一致时进行步骤s1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29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触摸屏控制频道搜索速度及/或音量大小的遥控器
- 下一篇:采暖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