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容器盖的异物清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3076.X | 申请日: | 200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4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森数俊二;今井高志;江田知义;上田信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得利株式会社;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8B5/02 | 分类号: | B08B5/02;B08B5/04;B65B5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雒运朴;徐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异物 清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清除附着在罐盖等容器盖上的异物的容器盖的异物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有各种在安装于容器之前对向卷边装置或压盖机供应的金属制盖或合成树脂制盖等容器盖进行清洗的方法或装置。例如,提出有:一边使向卷边装置供应的罐盖的容器盖(以下,简称为盖)旋转,一边以规定间隔进行输送,并在输送期间对盖的内外面照射紫外线来进行杀菌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或者对同样地保持间隔地边旋转边输送的盖,喷射清洗水来进行清洗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或者对输送中的盖喷射加热水和水蒸气来进行杀菌,其后进行冷却、除水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4、5)等。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2501253号刊登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公平3-1614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9-30132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昭54-6837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公昭57-52062号公报
上述提出的利用紫外线对盖进行杀菌的装置,虽然可以对盖杀菌,但存在无法清除附着在盖上的纸屑等异物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盖是在层叠的状态下用包装纸进行捆包并从盖的制造厂家出货,在罐装制造厂家使用拆线工具切断作为捆包材料的纸而开捆,此时会产生纸片或纸屑,因此该纸片或纸屑有可能会附着在盖上。另外,在盖制造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屑(金属制盖的情况)、树脂屑或树脂片(合成树脂制盖的情况)也有可能附着。从而,如果单纯地仅进行紫外线杀菌的状态下安装到容器上的话,则会有在产品内密封有纸屑或纸片等的异物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用清洗水或蒸气对盖进行清洗杀菌的方法,虽然能够清除附着在盖上的纸屑等异物,但此时需要清洗装置/干燥装置等而成为大型的设备,设备成本增加,同时导致设置空间增大,而且存在需要大量的清洗水而运行成本增加等问题。
作为解决该问题而清除附着在盖上的纸屑等异物的方法,虽然作为简易且廉价的方法,可考虑对盖的内外面喷射空气以吹飞纸屑等的方法,但此时尘埃在空中飞散而不仅会恶化环境,还会有尘埃再次附着的危险,故不能予以采用。为了对此进行防止,也可以通过包围盖的输送路径并从一侧喷射空气且从另一侧进行吸引,将已从盖上清除了的纸屑清除而不会在环境中飞散。本发明人基于这种观点,试制作了图6、图7所示的装置,并将容器盖一枚一枚地分开并隔开间隙来进行输送的螺杆51所形成的盖输送路用框板围成盒子状而构成异物清除室50,然后从一侧用空气喷嘴52喷射空气,并在相反侧设置吸引通路53而对盖30的正反面喷射空气,由此进行了实验。实验中,将分别附着有毛发、铝屑、树脂屑、纸屑的盖以10枚为一组从上部投入,在1500cpm的条件下将盖以20mm的间隔送出,并在其间喷射4400L/min的空气,然后在下方的出口抽出并对所有的盖进行了观察。其结果如表1所示。虽然在盖的背面侧,几乎所有种类的异物被大部分清除,但在盖的表侧,尤其是纸屑及铝屑残留有一部分,清除率为76%未能达成初始的目的。为了探究其原因,使纸屑落入异物清除室50内并进行了观察,发现在内部纸屑飞扬,在盒子内产生乱气流,由此可知在较容易飞散的纸屑或纸片的情况下,从盖上被清除后产生了再次附着。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得利株式会社;东洋制罐株式会社,未经三得利株式会社;东洋制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30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草压捆机
- 下一篇:蒸粉布清洗液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