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槽嵌入式多维可变肩关节肱骨假体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3126.4 | 申请日: | 2007-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1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付中国;姜保国;张殿英;王天兵;姜柏林;王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中国;姜保国;张殿英;王天兵;姜柏林;王云鹏 |
主分类号: | A61F2/40 | 分类号: | A61F2/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槽 嵌入式 多维 可变 肩关节 肱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肩关节假体,具体是涉及一种通过滑槽嵌入式颈垫可以方便的从多个维度模拟肩关节肱骨近端原解剖结构的肩关节肱骨假体。
背景技术
肩关节的病损,如退行性变,关节炎性疾病及股骨近端的骨折等常致肩关节的疼痛及失功能,而为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生活、工作上的不便,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而对此类疾病的治疗,包括疼痛的解决,尤其是功能的重建,更多的倚赖于肩关节假体的应用。
自1951年美国人Neer发明的肩关节假体以来,已有近70余种肩关节假体被发明,这些假体大体可分成3类,限制性,半限制性,及非限制性。这些假体很多已经很难被获得,而经过大量实践和时间的考验,现在应用最广的仍然是Neer系的非限制性假体。而肩关节的临床经验和放射学研究证明,在关节重建的手术中,非限制性假体,越是和解剖结构相接近,便越是能获得最佳的临床效果。因此,假体要模仿的不止是尺寸,还要包括形状和角度。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肱骨头—干的偏距小于4mm,可使肩峰下接触最小,关节活动度最大,而在各个方向上如果与原始解剖结构产生了过大的偏移,则常常严重限制了关节功能和假体的使用寿命。
在重建过程中,需要被注意的数据除了假体本身的大小尺寸外,尚需包括:肱骨的仰角,后倾角,肱骨头的偏心指数,及肱骨假体需插入的深度,肱骨偏距等。只有这些数据全部模拟原始的解剖结构,才能实现重建的最优化。
而对于肱骨头的偏心指数及肱骨偏距可分别靠肱骨假体的偏心头和肩胛盂假体的厚度来实现,在本发明中不做讨论。肱骨的仰角,后倾角,及肱骨假体需插入的深度在关节炎和退行性变的肩关节病变中,常通过沿着解剖颈的截骨而就截骨面来决定,但在截骨不能完美实现,尤其在肱骨近端骨折,而使解剖结构失常时,这些数据的选择就变得尤为重要了。本发明将就肱骨的仰角,后倾角,及肱骨假体需插入的深度等问题提出一新的解决方案。
肱骨仰角是指肱骨长轴的垂直线与肱骨头横截面所成的角度,其与颈干角互为补角。该角度常为130°~140°,存在个体差异。对于该角度的重建。在有些假体的设计中并未提及,有些则依靠设计不同仰角的肱骨假体来实现。而在未获得合理截骨,尤其是骨折而使解剖结构失常的病例里,这些数据不能正常获得,而依靠不停的插入肱骨假体试模则必然增加手术时间和难度,本发明将提出一种简单可行的解决方案。
后倾角是肱骨头离开肱骨干冠状面的角度,常为20°~40°(有些学者认为多不足20°),亦存在变异,合理的恢复解剖结构,需要个体化的设计。而在以往的设计中,该角度的实现是靠肱骨假体的插入来定位,而肱骨假体的定位完成后,便不能更改。这样很难实现真正的解剖模拟。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案中,即使肱骨假体的插入并不完美,个体的后倾角数据之前并未获得,仍可在试模中实现合理的个体化后倾角模拟。
肱骨假体插入深度,在肱骨的骨质保留较多时,此深度不难实现,但如果骨折粉碎,或插入过程出现偏差时,亦有可能导致深度的错误。而如果插入不能沿肱骨长轴,出现内外翻(相当于改变了肱骨仰角),亦导致肱骨的模拟结构失常,影响功能。如假体位置过高,则抬臂时关节囊紧张,影响活动,位置过低且内翻时,假体将“充满”关节,严重限制功能。本发明提供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案,使即使肱骨假体的值入不近完善时,仍能解决这些相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可缩短手术时间,且能更好的模拟肩关节原解剖结构,尤其是肱骨近端结构,并可为二次翻修手术提供便利的肩关节假体。本发明尤其应用在因肱骨近端骨折使其近端原解剖结构不易准确获得,或关节慢性疾病中肱骨近端截骨不满意,或肱骨假体值入位置不当的情况下,无需拘泥于肱骨假体值入位置的调整,亦即无需反复行肱骨假体模具的插入试模和测量,仅需依靠本发明提供的滑槽嵌入式颈垫,即可方便的实现肱骨近端原解剖结构的模拟,尤其是肱骨仰角/颈干角,后倾角,肱骨头高度/肱骨长度的合理重建(肱骨头偏心率及肱骨偏距等依靠现在普遍采用的假体设计方式即可获得,不在本发明说明之列)。
本发明主要涉及肩关节假体的肱骨假体部分,其肩胛盂假体部分可沿袭普通假体设计,故本发明不做赘述。本发明的肱骨假体部分主要包括:
A.肱骨关节头假体1,其设计沿袭以往假体设计即可,具有系列的直径和厚度设计,其下方孔位与颈垫上伸出的颈可实现紧配合,其可采用偏心头设计及普通的同心假体,因其非本发明所述重点,故示意图以后者盖而代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中国;姜保国;张殿英;王天兵;姜柏林;王云鹏,未经付中国;姜保国;张殿英;王天兵;姜柏林;王云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31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