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抖动约束的数据缓存整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3320.2 | 申请日: | 2007-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9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郝俊瑞;余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H04L12/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地址: | 430000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抖动 约束 数据 缓存 整形 方法 | ||
1.一种基于抖动约束的数据缓存整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每隔一个时间片Δt,计算当前缓冲区中数据的缓冲时延delay,根据令牌缓冲中的状态Bn和数据缓冲的充满程度Ln,当前分组的时延delay=Ln/ps或delay=Ln/rn,Ps是缓冲区输出的最大允许速率,rn为第n次检查时刻令牌的输入速率;
(2)每次计算出的时延通过指数加权平均来计算分组在经过缓冲后的平均时延delay_ave;
(3)根据当前分组的时延和平均时延的差值计算出数据分组的时延抖动值;
(4)根据数据缓冲长度的变化和时延抖动值对令牌速率进行调整,使分组在数据缓冲中引入的时延尽量的平均,抖动值尽量为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抖动约束的数据缓存整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计算首先检查数据缓冲的充满程度Ln和令牌缓冲中的状态Bn,如果数据缓冲的充满程度Ln=Ln-1,表明数据缓冲的长度没有变,数据缓冲中数据分组的时延相同,没有抖动产生,令牌的速率不需要调整,如果Bn>0,则时延通过delay=Ln/ps来计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抖动约束的数据缓存整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计算首先检查数据缓冲的充满程度Ln和令牌缓冲中的状态Bn,如果数据缓冲的充满程度Ln=Ln-1,表明数据缓冲的长度没有变,数据缓冲中数据分组的时延相同,没有抖动产生,令牌的速率不需要调整,如果Bn=0;则时延通过delay=Ln/rn来计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抖动约束的数据缓存整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计算首先检查数据缓冲的充满程度Ln和令牌缓冲中的状态Bn,如果数据缓冲的充满程度Ln>Ln-1,表明数据缓冲的充满程度比上一个时间片增加,如果Bn不为0,则不进行调整,通过delay=Ln/ps计算时延和平均时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抖动约束的数据缓存整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计算首先检查数据缓冲的充满程度Ln和令牌缓冲中的状态Bn,如果数据缓冲的充满程度Ln>Ln-1,表明数据缓冲的充满程度比上一个时间片增加,如果Bn=0,计算时延delay=Ln/rn,抖动jitter=delay-delay_ave,如果抖动jitter不满足要求,则调整的令牌速率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抖动约束的数据缓存整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计算首先检查数据缓冲的充满程度Ln和令牌缓冲中的状态Bn,如果数据缓冲的充满程度Ln<Ln-1,表明数据缓冲的充满程度比上一个时间片减小,如果Bn不为0,计算时延delay=Ln/ps,抖动jitter=delay-delay_ave,则调整的令牌速率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抖动约束的数据缓存整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计算首先检查数据缓冲的充满程度Ln和令牌缓冲中的状态Bn,如果数据缓冲的充满程度Ln<Ln-1,表明数据缓冲的充满程度比上一个时间片减小,如果Bn=0,计算时延delay=Ln/rn,抖动jitter=delay-delay_ave,如果抖动jitter不满足要求,则调整的令牌速率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332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逻辑线路的线距/线宽布局设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机的防水密封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