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行光直接集束平行光或聚焦光法及高能量高流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3349.0 | 申请日: | 200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6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荣久 |
主分类号: | G02B17/06 | 分类号: | G02B17/06;G02B1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9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行 直接 集束 聚焦 高能量 高流强 装置 | ||
1.一种平行光(或非平行光)集束方法,入射的平行光(或非平行光)1(如太阳光)入射到外锥2反光面再反射到内锥3的表面上再反射(一次或多次)直接集束成平行光或聚焦光4输出,即平行光直接集束平行光或聚焦光方法(或非平行光集束为聚焦光),因输出与入射光方向相同也称同向平行光直接集束平行光或聚焦光方法(或称双锥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一个具有光学内表反光面的贯通空心正圆截锥和一个具有光学外表反光面的正圆截锥或正圆锥(内锥3)组成的光学技术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将外锥2内锥3经固定配以阳光跟踪系统,平面反光镜控制传送方向系统构成平行光直接集束平行光或聚焦光装置,由于输出方向和输入方向相同也称同向平行光直接集束平行光或聚焦光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将内锥3倒置即两锥母线相互垂直其余条件不变平行光1沿轴向入射到外锥2的内表面上反射到内锥3的外表面上反射直接集束平行光或聚焦光4输出但输出方向与入射方向相反故称反向平行光直接集束平行光或聚焦光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其特征在于将外锥2内锥3固定配以阳光自动跟踪系统平面反光镜控制输出方向系统5构成反向平行光直接集束平行光或聚焦光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将内锥3改成纵截面为正方形的双锥3(母线与外锥的母线部分平行部分垂直),现称双锥3可沿轴移动其余条件不变,当阳光1沿纵轴入射到外锥2的反光面反射向双锥3的反射面(按现在的位置)反射直接集束平行光或聚焦光4,而且是反向平行光或聚焦光输出,如果沿轴向上逐渐移动双锥3,输出变化由单一反向输出变为双向输出继续移动输出变为纯正向输出故称之为可变向平行光直接集束平行光或聚焦光方法。
6.根据权利5所述其特征在于将外锥2双锥3适当固定,配以阳光跟踪系统平面反光镜控制输出方向系统构成平行光直接集束平行光或聚焦光装置也称可变向平光直接集束平行光或聚焦光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内锥3以轴向贯通正圆截锥(其高与外锥2的高相等或稍大,其顶口与外锥2顶口或底在同一平面内)代替,在轴线输出侧(视同向或反向而定)配以透镜8和抛物镜6,抛物镜6的反射面对准平行光输出方向,其接收面稍大于内锥3的底面积,透镜8位于内锥3和抛物镜6之间,其焦点与抛物镜6的焦点重合,透镜8的直径与内锥3的贯通孔直径相配不影响透镜8输出即可,平行入射光经外锥2内锥3集束射到抛物镜6经抛物镜6——透镜8再集束成窄束强流平行光经内锥3的贯通孔输出,将外锥2、内锥3、透镜8、抛物镜6适当固定与阳光跟踪系统、平面反光镜4控制输出传送方向系统构成强流装置(复合强流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或4或6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大透镜——小透镜再集束系统与权利要求2或4或6所述装置组合成强流装置(复合强流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或4或6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大抛物镜——小抛物镜再集束系统与权利要求2或4或6所述装置组合成强流装置(复合强流装置)。
10.为获得更高能量、更高流强,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将多台平行光直接集束平行光装置或多台复合强流装置或多台同类激光装置的输出分别各注入一台固定式(不带阳光跟踪系统)平行光直接集束平行光装置中再集束,固定式装置的外锥2内锥3的尺寸根据要集束的平行光或激光束的截面大小及输出截面大小确定(对激光而言其尺寸与平行光比较将很小),即平行光再集束装置或激光再集束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荣久,未经吴荣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334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