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选择接入网络的方法和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3372.X | 申请日: | 200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4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田林一;柴晓前;李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2 | 分类号: | H04Q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选择 接入 网络 方法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的设备管理技术,尤其涉及对接入网络的选择。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设备是整个移动网络运营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移动 联盟(Open Mobile Alliance,OMA)中的设备管理(Device Management,DM) 是指通过交互方式将管理命令从网络侧下发到终端设备上,并由终端设备进行 参数配置或者执行某种操作,例如,彩信参数配置、执行软件升级操作等。
OMA DM规范定义了DM系统的整体架构、协议和通信机制,以及设备 管理中的安全性问题。终端上存储的DM管理树可以被认为是一个DM服务器 通过DM协议对终端进行管理的接口,其中包括一些基本的管理对象 (Management Object,MO),DM服务器通过对MO的操作来达到控制终端资 源的目的;操作命令有获取(Get)、替换(Replace)、执行(Exec)、复制(Copy)、 删除(Delete)等。
DM规范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支持OMA DM业 务功能的终端必须有一个DM客户端,负责解析OMA DM协议的内容,并将 DM服务器下发的操作命令转换成终端能够执行的操作命令,并通知终端执行。 同时,终端还必须包含一个管理树,管理树将终端中所有可用的管理对象组织 成树状结构,在这里所有的节点都有唯一的统一资源标识(Unified Resource Identity,URI)来表示。如图2所示,为一个管理树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OMA DM协议DM服务器可以向管理树的节点发出相关操作命令, 比如Add、Copy、Delete等,通过对管理树的操作可以实现对终端的管理。管 理树的节点可能包含该终端中的一组环境配置参数、不同类型的对象、相关操 作以及一些触发机制等。
如图3所示,为在DM规范中定义的DM服务器对终端的管理操作步骤流 程示意图,该流程主要包括:
步骤301:服务器向终端发送操作通知。
步骤302:终端接收到所述操作通知后,发起初始会话连接,并向服务器 报告自身的身份信息和设备信息。
步骤303:服务器向终端发送自身的身份信息和操作命令。
步骤304:终端执行接收到的由服务器发送的操作命令。
如果会话没有被中止的话,则步骤303和步骤304可以重复执行,终端可 以接收并执行更多的操作命令,直至会话中止。
现有的OMA DM规范中,提供了一系列的连接管理对象(Connectivity Management Object,CMO)来进行不同接入网络(Network)的参数配置。例 如,3GPP电路交换网络(Circuit-Switched Network,CS)、3GPP分组交换网 络(Packet-Switched Network,PS)、3GPP2码分多址接入网络(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 等。随着终端能力的不断增强,往往一个终端可以支持多种网络环境,由此就 产生了网络切换的问题,例如基于网络信号强度、用户使用的业务类型、QoS 要求、用户所处位置等条件进行切换。
一般来说接入网络的选择方法主要可以包括自动接入网络选择和手动接 入网络选择,下面分别以这两种方式为例说明现有的选择网络的方法。
在自动接入网络的选择中,以公用陆地移动网(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为例,在终端中预先设定了不同PLMN网络的优先级,若 终端为手机,则可以在手机中的智能卡用户身份识别芯片(Subscriber Identity Model,SIM)中存储各个PLMN的优先级列表,将列表中的PLMN与搜索到 的逐一进行比较,直到找到最合适的网络,即选择搜索到的最高优先级的 PLMN网络。
例如,若设定归属PLMN(Home PLMN,HPLMN)或等同归属PLMN (Equivalent Home PLMN,EHPLMN)的优先级为最高,若搜索出了归属PLMN 或等同归属PLMN,则将该归属PLMN或等同归属PLMN作为接入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33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