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黄甘草制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143580.X 申请日: 2007-08-10
公开(公告)号: CN101361812A 公开(公告)日: 2009-02-11
发明(设计)人: 曾雄辉 申请(专利权)人: 曾雄辉
主分类号: A61K36/708 分类号: A61K36/708;A61K9/14;A61K9/16;A61K9/20;A61K9/48;A61P1/02;A61P1/04;A61P1/10;A61P11/00;A61P27/16;A61P35/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31200江***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大黄 甘草 制剂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黄甘草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大黄甘草汤出自《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它由大黄为主,配甘草组成。大黄通滞泻下、清热解毒、化瘀止血,甘草补中益脾、清炎解毒、润燥缓急,二者伍用,能清、能下、能通,解毒而不伤正。该方原治胃有实热、大便秘结的“食后即吐”。其实,多种疾病辨证为实热、火盛、毒聚、瘀滞、便结而正气未虚者,都可用之,且多有良效:

1.急性五官科疾病如急性喉炎、鼻衄、牙龈炎、急性中耳炎等,证免患处红肿、颜面供热、大便秘结,多系胃火上炎,用该方清降胃火,通滞泻下,釜底抽薪,能消除五官充血水肿等炎性反应,对五宫科急性炎症多有良效。

2.急性胃溃疡出血,乡系胃有实热,扰动血络,该方用大黄通降胃火、凉血止血,大黄酚有较好的凝血功效,配以甘草补脾益胃,甘润缓急,保护胃黏膜,二者伍用,对急性胃溃疡出血每有良效。该方治便秘,既可治一时性热结便秘,又可治习惯性热结便秘。大黄通便,甘草润燥缓急,助大黄通滞泻下而不伤正。

2.肿瘤治疗,该方以大黄“安和五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荡涤积垢”,法瘀毒胶结,大黄中所含大黄素、大黄酸对黑色素瘤、乳腺瘤及文氏癌腹水均有抑制作用;甘草补虚扶正,清热解毒,既助大鱼解癌毒,又使大黄攻逐而不伤正。肿瘤患者证见邪实而正未大虚,以瘀毒胶结阻滞,大便秘结,腹胀满疼痛而急者,可用该方获效。

中药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其中甘草是中药甘草的主要品种。甘草为重要的常用中药,素有“国老”之称,具止咳化痰、解毒清热及调和诸药等作用,俗称“十方九草”,在临床上有大量的应用。甘草主要含三萜类和黄酮类成分。据报道有100多种黄酮类化合物、60多种三萜类化合物以及香豆素类等多种成分。现有的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是以有效成分之一——三萜类化合物甘草酸的鉴别(TLC法)和甘草酸的含量测定(HPLC法)作为质控指标,大量的质控研究也都是围绕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而进行。

大黄的来源为蓼科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或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 Maxim.ex Balf.以及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根及根茎。掌叶大黄主产于甘肃、青海、西藏、四川等地,主要为栽培,产量占大黄的大部分;唐古特大黄主产于青海、甘肃、西藏及四川地区,野生或栽培。药用大黄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湖北、陕西等省,栽培或野生,产量较少。大黄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根茎横切面:具髓部维管束的异常构造。大黄的有效成分主要有:游离蒽醌衍生物: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大黄酸(rhein)、大黄素(emodin)、大黄酚(chrysophanol)、大黄素甲醚(physcion)等;结合性蒽醌衍生物:游离蒽醌类的葡萄糖苷或双蒽酮苷,系大黄的主要泻下成分。双蒽酮苷为番泻苷A、B、C、D、E、F(sennosid A、B、C、D、E、F)等,泻下作用强。大黄苷(rheinoside A、B、C、D),亦为泻下成分。鞣质类物质约5%:没食子酰葡萄糖、没食子酸、d-儿茶素等,为收敛成分。

近几十年来,中草药的生产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传统中药往往被认为有效成分含量低、杂质多、质量不稳定,因此用药多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不能与现代医学接轨。为解决这个问题,中药必须走提取和纯化的道路。中药的提取包括浸出、澄清、过滤和蒸发等许多的单元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大黄甘草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大黄甘草制剂,其处方组成为大黄500-2000份和甘草100-500份,其制备方法为:将大黄和甘草加水煎煮1-4次,每次0.5-3小时,合并水煎液,过滤后浓缩得流浸膏,加入辅料后用流化床制粒后,制备药物制剂。

上述流浸膏的比重为1.10-1.35,优选1.15-1.30,更优选1.20-1.25。

上述水煎液可以先进行离心沉淀,得澄清的水煎液,离心的转速为1500-20000转/分钟,优选1500-10000转/分钟,更优选2000-8000转/分钟,最优选3000-5000转/分钟。

上述水煎液可以采用膜过滤的方法过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雄辉,未经曾雄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35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