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移动式端子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3737.9 | 申请日: | 2007-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9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郑景文;焦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00 | 分类号: | H01R9/00;H01R9/16;H05K7/00;H05K7/0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培坤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端子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连接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端子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不断电电源供应器(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UPS)是一种连接在供电电源与负载之间的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当供电电源正常工作时,事先将电能储存于蓄电池中;当供电电源发生异常时,将蓄电池所储存的电能用来紧急提供负载运作所需的能量,以确保负载的正常运作。
请参阅图1,其为公知的不断电电源供应系统的机背配置示意图。如图所示,传统的不断电电源供应系统1通常由机体11与多个不断电电源供应单元12组成,其中,每一个不断电电源供应单元12的背面均配置有连接端口13及插座组14,且大体上设置于机体11上离地较远的一端,以增加使用者在操作上的便利,然而此配置方式将使配接外部电源线的端子组10被设置于机体11的机背底部,因而使得配线作业较为困难。
此外,端子组10的配置通常有电气安全上的考虑,因此必须设置于机体11内部的空间中,以维持电气安全距离。然而,由于端子组10设置于机体11的机背底部,且内置于机体11的一容置部15内,因此作业人员在进行配线作业时仅能从容置部15的开口16看到端子组10的一部分。于是,当作业人员要进行配线作业时,往往需要弯下身或低头至低于开口16上缘的角度,才能观看到设置于机体11的容置部15内部的端子组10上面的配线孔,进而进行不断电电源供应系统1与外部电源线(图中未示出)的配线连接作业,这样往往造成作业人员操作上的不便,而且需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配线作业。
另外,虽然可以把容置部15的开口16增大,使端子组10的视角增加并使作业区域增加,但因机体11的机背面积固定,若增加开口16的面积,势必影响到不断电电源供应单元12背面的连接端口13与插座组14的配置空间。
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可改善上述公知技术的缺点,有效缩短配线作业时间、增加配线作业的便利性,且不影响电子设备机体原有配置的可移动式端子连接结构,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式端子连接结构,其适用于一电子设备,通过支撑部件的第一定位元件与承载部件的第二定位元件之间的相对移动,使第一端子组至少部分地位移至框架本体的开口之外,以利于使用者进行与外部电源线或是与另一端子组的配线连接作业,这样,可以在不变更电子设备机体原有配置以及符合电气安全的情况下,更便利地进行配线连接作业,从而解决公知技术中在进行电子设备的配线连接作业时为配合原有电子设备的内部配置而造成使用者的操作上的不便,从而花费较长的作业时间的缺点。
为了达到前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广义实施形式为提供一种可移动式端子连接结构,其适用于一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有框架本体,且该框架本体具有开口。该可移动式端子连接结构包括:支撑部件,固定于框架本体的内部,且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元件;承载部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元件,且第二定位元件与第一定位元件相配合,以使承载部件可相对于支撑部件移动;以及第一端子组,固设于承载部件上,用以与外部电源线连接。其中,通过承载部件相对于支撑部件的移动,使第一端子组至少部分地位移至框架本体的开口之外以便该第一端子组与该外部电源线的配接,或是使第一端子组收纳至框架本体的内部。
优选地,该支撑部件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以及一背板,该背板连接所述两个侧板,且该两侧板上具有多个第一定位元件。
优选地,该承载部件具有一第一板件及一第二板件,其中该第一板件的两相对侧延伸出两个侧边,所述两侧边具有多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定位元件,且所述两个侧边相对于该支撑部件的所述两个侧板。
优选地,该第一定位元件为一导轨且该第二定位元件为一凸块,或者该第一定位元件为一凸块且该第二定位元件为一导轨。
优选地,该第二定位元件能相对于该第一定位元件在一第一定位点与一第二定位点之间移动,由此当该第二定位元件相对于该第一定位元件从该第一定位点位移至该第二定位点时,该第一端子组至少部分地位移至该框架本体的该开口之外,以及当该第二定位元件相对于该第一定位元件从该第二定位点位移至该第一定位点时,该承载部件使该第一端子组收纳至该框架本体的内部。
优选地,该第二板件连接于该第一板件且具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与该第二板件的一连接处还具有一第一卡固元件。
优选地,该框架本体还具有:一盖体,覆盖于该框架本体的该开口;以及多个贯穿孔,所述多个贯穿孔用以供该外部电源线穿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37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