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热管技术的变频功率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4636.3 | 申请日: | 200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3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孙敬华;胡立刚;刘振龙;张春雨;周围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九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5/458 | 分类号: | H02M5/458;H02M1/00;H02B1/56;H01L23/427;H05K7/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哈科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娅 |
地址: | 15008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热管 技术 变频 功率 单元 | ||
1.一种基于热管技术的变频功率单元,它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输入部分、控制回路、主回路、输出端子和控制电源输入端子,其特征在于输入部分为工作电源插座端子(1),控制回路包括主控板(9)和整流桥(2),主回路包括电容阵列(5)、电容均压板(6)、铜带(10)、IGBT(7)、热管散热器(11)、电阻(3)和继电器(4);整流桥(2)、IGBT(7)均安装于热管散热器(11)的表面,整流桥和IGBT之间通过电阻连接,工作电源插座端子(1)接入整流桥(2),整流桥(2)输出正极电缆通过电阻接入电容阵列(5)正极,整流桥(2)输出负极电缆接入电容阵列(5)负极,其中在整流桥(2)和电容阵列(5)之间通过电阻(3)连接,继电器(4)并联在电阻两端,电容阵列(5)正负通过铜带连到IGBT(7),IGBT(7)输出通过铜带连到输出端子(8);控制回路主控板(9)工作电源和通讯端由外部引入,主控板(9)输出IGBT驱动到IGBT(7),电容阵列(5)中的电容接入电容均压板(6),同时电容均压板(6)接入主控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管技术的变频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7)底部设置有可插拔式滑道(13),在滑道(13)板上放置固定螺栓螺母(14),在壳体(17)上放置固定螺栓(15)和滚动轴承(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管技术的变频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电源插座端子(1)和输出端子(8)通过固定螺丝一端固定于壳体(17),另一端分别和整流桥(2)和IGBT(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管技术的变频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管散热器(11)通过三侧切面的安装孔,用螺丝将其固定于壳体(17)上,在热管散热器表面通过安装孔由上至下固定功率器件IGBT(7)和整流桥(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管技术的变频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容阵列(5)采用卧式方式,放置于热管散热器(11)右侧,电容阵列(5)通过分立的电容固定夹挂于壳体(17)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管技术的变频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容阵列(5)前方放置主控板(9)和电容均压板(6),并且在电容和控制板之间设置绝缘板(12),绝缘板(12)固定于壳体(17)一侧,主控制板(9)和电容均压板(6)从上至下挂于绝缘板(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管技术的变频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容阵列(5)和整流桥(2)之间串接一电阻(3),继电器(4)并联于电阻(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九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九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463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纵向双排座四轮独立悬挂独立电驱电动微型车
- 下一篇:发泡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