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豆渣液体培养食用菌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4858.5 | 申请日: | 200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8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丁玉萍;赵永勋;靖桂云;雍达明;申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木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F5/00;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4007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豆渣 液体 培养 食用菌 技术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培养食用菌的液体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含有丰富的功能性生物物质,液体培养食用菌菌丝体是当前乃至今后制药工业和保健品工业获得食用菌功能性生物物质的重要手段。目前,食用菌液体培养主要采用豆粉、玉米面、酵母膏、葡萄糖等精细原料,原料成本高,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主要利用低糖、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培养后豆粉、玉米面不能完全被利用,生物转化率低,对粮食资源是一种浪费,并且豆粉、玉米面不是所有食用菌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制约食药用菌的工业化生产。
豆渣是豆奶、豆粉生产的下脚料~(废料),营养丰富,产量大,生产1吨豆粉,就会产生1.2吨的湿豆渣,目前主要作为饲料,大豆营养成分不能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培养食用菌的豆渣液体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不仅为食用菌液体培养工业化生产寻找到一种廉价的原料资源,同时为豆渣的再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由于豆渣所含的大豆纤维有较高的吸水性,含水量87~90%的豆渣没有流动性,很难进行液体发酵。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豆渣浸汁与直接添加豆渣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培养基。即在豆渣中加入1~2倍热水,用小苏打调节pH6.8~8.0,搅拌均匀,过滤,收集滤液,再用柠檬酸调节滤液pH5.8~6.5,用此滤液代替水配制培养基。
不同的食用菌对纤维素、低糖及无机盐等的利用程度不同,以豆渣浸液为基础配方,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豆渣,不同比例辅料(蔗糖或葡萄糖),适当比例的无机盐(硫酸镁、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氯化钙、铁盐)等,即可进行不同食用菌菌丝体的培养。
用这种含豆渣可溶物和大豆纤维的培养基,培养食用菌,菌丝球密度大,可达0.30~0.50g/mL,生物转化率高,可达70~90%,原料成本低,工艺简单,容易产业化。同时充分利用了豆渣的可利用成分,提高大豆的利用率,本方法培养的食用菌菌丝体可用于生产食用菌保健豆粉、食用菌保健饮料、食用菌多糖制剂等保健食品和药品。
具体实施方式
(1)选料:所采用的原料、辅料应达到食品级。豆渣应新鲜、无异味,无杂质、具有大豆特有的气味,呈豆渣自然的乳白或乳黄色,(2)豆渣的处理:取一定量豆渣,加1~2倍60~90℃的热水,用小苏打调节pH6.8~8.0,搅拌均匀,过滤,收集滤液,再用柠檬酸调节滤液pH5.8~6.5。(3)配料:在豆渣浸液中加入2~20%豆渣,2~6%葡萄糖或蔗糖,0.1~0.5%镁盐,0.1~0.8%磷酸盐,0.1~0.5%钙盐,0.01~0.1‰铁盐。(4)杀菌和冷却:采用100~120℃,10~60min实罐灭菌,然后冷却至接种温度25~30℃。(5)接种:无菌操作,按5~15%接入食用菌液体种。(6)发酵:在通风比1∶0.1~1.0、转数为100~200r/min,25~30℃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6~12天即可。
附图说明
附图是豆渣液体培养食用菌工艺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木斯大学,未经佳木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48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带钢摩擦损伤的入口导卫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