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无线网路桥接器的相位阵列式智能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5375.7 | 申请日: | 200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8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钟世忠;刘彦志;游明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21/00 | 分类号: | H01Q21/00;H04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志勇;霍育栋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无线 网路 桥接器 相位 阵列 智能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指一种相位阵列式智能天线及运作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 无线网路桥接器的相位阵列式智能天线及运作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应用于无线网路产品的天线可使用偶极(dipole)或单极(monopole) 天线,这些类型的天线场形覆盖范围约为360度。从应用面来看,它的好处 是可以有更多的使用者都能通过桥接器进入网际网路,但是由于天线的增益 不高,无线通讯距离因此受限。为了要让增益提高,可以应用指向性天线让 传输距离增加;但缺点则是,指向性天线场型以外方向的用户无法有良好的 传输效率;因此能依照用户使用的区域,自动切换场型的智能天线,因应而 生。此种智能天线的增益高并且能通过软件的控制,自动切换场型来服务用 户,有覆盖范围大且增益高的好处,广泛的应用于无线通讯中。
现行的智能天线大部份是利用数个指向性天线,这种智能天线是通过软 件切换二极管开关以选择要使用的天线方向来进行通讯传输。此种智能天线 的增益利用率不高,因为其仅切换任一单方向的天线,无法同时有效利用其 余的天线以增加效益;即使使用了,但天线之间的相位、距离和个别天线的 场型不能相互配合,对于增益的加乘上也不能有良好的效果。
另外,现行的智能天线的电路控制层、分支耦合器和天线都在同一层, 不仅占用面积,并且增益的效果益不佳。
职是之故,申请人鉴于已知技术中的缺点,经过悉心试验与研究,并一 本锲而不舍的精神,终构思出本案“相位阵列式智能天线及运作方法”,以 下为本案的简要说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位阵列式的智能天线以及其运作方法,以 解决目前智能天线的增益不良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相位阵列式的智能天线,用以传递一电波,该电波具一 波长,该智能天线包括同时开启以传输讯号四天线、二输入端分支耦合器、 二输出端分支耦合器及一控制电路,其中分支耦合器是指Branch line coupler。
本发明也提供一种相位阵列式智能天线的运作方法,该智能天线包括四 天线,该方法包括同时开启该四天线以传输讯号。该智能天线更包括二输入 端分支耦合器及二输出端分支耦合器,其中每一输入端分支耦合器具有二输 入端,该二输入端分支耦合器共具有四输入端,每一输出端分支耦合器具有 二输出端,该二输出端分支耦合器共具有四输出端,而该方法更包括下列步 骤:(a)开启该四输入端中的其中一输入端并关闭其余三输入端;(b)输 入一输入讯号于该开启的输入端;及(c)借由该四输出端输出讯号。
本发明较佳地可以改变天线的场型,选择服务的区域,增益较一般全向 性天线高,能使通讯距离增加。
本发明较佳地利用阵列天线的概念,改变相位和天线之间的距离,让天 线的增益有相加相减的效果,有别于利用切换单一指向性天线的作法,有效 利用天线的使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智能天线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四个阵列天线的相位关系图。
图2是本发明智能天线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产生四种相位组合的传输线 馈入网路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智能天线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天线及传输线馈入网路的俯 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智能天线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天线及传输线馈入网路的侧 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智能天线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下层结构图。
图6是状态一由第一输入端入所得到的场型图。
图7是状态二由第二输入端入所得到的场型图。
图8是状态三由第三输入端入所得到的场型图。
图9是状态四由第四输入端入所得到的场型图。
图10是Phi为225°平面上的场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是本案智能天线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四个阵列天线的相 位关系图,其中第一天线1、第二天线2、第三天线3及第四天线4各据于 一四边形5的四角,而四边形5的对角线长二分之一波长,若以第一天线1 为切线而画一基准切线6,则可见第二天线2及第四天线4距基准切线6四 分之一波长,而第三天线3则距基准切线6二分之一波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达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53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