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性黑染料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5441.0 | 申请日: | 200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0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旗;赵国生;吴清和;柳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瑞华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B67/24 | 分类号: | C09B67/24;C09B67/36;D06P1/38;D06P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德胜 |
地址: | 312368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 染料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黑染料,更特别的涉及一种适用于纤维素或蛋白质纤维染色的活性黑染料。
二、背景技术
目前在纤维素纤维的染色中,由普通的红、黄、蓝组合的活性染料拼染黑色较易产生缸差,并且水洗牢度都不够理想。现在绝大多数采用含二氯均三嗪和乙烯砜双活性基的活性红、黄、蓝拼染黑色,由于他们之间对纤维的亲和力、上色率、固色率、对盐、对碱的敏感性、对浴比的影响和对温度的敏感度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染色的色光重现性较差,返修的机会大,造成客户染色成本大幅度提高。而目前适用于冷轧堆的黑色染料,普遍存在耐碱稳定性不高、固色率低和牢度差等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纤维素或蛋白质纤维染色的活性黑染料。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优良提升力、匀染性、染色重现性和高上染率的活性黑染料。
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他目的将通过下列详细描述和说明来进一步体现和阐述。
本发明的活性黑染料,包括如式(1)所示的化合物A-黑KN-B(5号):
和如式(1)所示的化合物B-一种染料金黄化合物:
和如式(3)所示的化合物C-一种染料红色化合物:
在式1-3中,M为Na、K或H。
本发明的活性黑染料,由下列化合物组成:
15-90重量份式(1)化合物 5-35重量份式(2)化合物
3-25重量份式(3)化合物 0-35重量份助剂。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活性黑染料,由下列化合物组成:
30-75重量份式(1)化合物 8-18重量份式(2)化合物
4-16重量份式(3)化合物 0-16重量份助剂。
可以选择的是,本发明的活性黑染料,由下列化合物组成:
60重量份式(1)化合物 16重量份式(2)化合物
8重量份式(3)化合物 16重量份助剂。
可以选择的是,本发明的活性黑染料,由下列化合物组成:
65重量份式(1)化合物 12重量份式(2)化合物
10重量份式(3)化合物 13重量份助剂。
可以选择的是,本发明的活性黑染料,由下列化合物组成:
78重量份式(1)化合物 18重量份式(2)化合物
4重量份式(3)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活性黑染料中,所述的助剂为分散剂、扩散剂和填充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使用它们的混合物。进一步的所述的助剂为元明粉、分散剂MF、扩散剂CNF和扩散剂NN0,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使用它们的混合物。较好的是,所述的助剂为元明粉和分散剂MF,二者的使用比例为0.1-10∶0.1-1。
本发明的三个主要组份均为双偶氮、双活性基或多活性基、中温型,油性与水性比例很近、上染曲线很接近,它们对纤维的亲和力、上色率、固色率、对盐、对碱的敏感性、对浴比的影响和对温度的敏感度都比较接近,组合物之间有着优良的染色同步性和匀染性,并有较高的固色率,适用于纤维素或蛋白质纤维染色。
本发明的活性黑染料具有以下优点:
1、具有提升力好、匀染性好、染色重现性和上染率高等优良性能,有效地解决了用普通的红、黄、蓝组合的活性染料拼染黑色易产生、缸差及重现性差的问题,特别是轧染时,可大大地减少头尾色差等问题;
2、具有良好的水洗牢度,水洗牢度可比市面上常用的黑高一级左右;
3、可用于冷轧堆染色,具有轧染液稳定、上染均匀、耐碱稳定性高、固色率优异、牢度好,皂洗液色度底等优点;
4、配伍性、提升力和乌黑度都比一般的黑有明显的改善。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并不能限制本发明范围。
在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量、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有的原料均可以从市场购得。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60公斤化合物A(黑KN-B),16公斤化合物B(RD黄),8公斤化合物C(HW红)和14公斤元明粉,2公斤分散剂MF通过混拼机进行干拼混即得本发明的活性黑染料。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瑞华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瑞华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54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