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厂化生产的太阳能一体化生态节能建筑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5470.7 | 申请日: | 200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2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英;王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剑英;王剑波 |
主分类号: | E04B1/74 | 分类号: | E04B1/74;E04D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61002黑龙江省齐齐***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厂 化生 太阳能 一体化 生态 节能 建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建筑,特别涉及按着用户要求的使用功能以工厂化生产的一种模块化、组合式太阳能一体化生态节能建筑。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太阳能建筑,都是在建筑物建成后,后安装上去的,是与建筑物完全分离的,即使能为建筑物提供热水、采暖、空调、电能等,但都没能全面做到与建筑物结合成一体,也没达到与建筑物的结构、保温层、维护结构等共用,造成资源、原材料的利用浪费,使建筑物无法享受太阳能集热器和光-电转化系统的保温功能。而太阳能集热器和光-电转化系统、采光系统也无法享受建筑物具备的围护结构的支撑保护,无法实现建筑房屋工厂化生产,造成施工现场占地面积大、污染环境、安装精度低、原材料重复使用的浪费。为推进建筑系统的技术进步,将绿色能源-可再生环保能源用于建筑中,实现太阳能一体化生态建筑的目标,推出此项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厂化生产的房屋实现太阳能一体化生态节能建筑的模块化组合体,它能解决建筑物与太阳能集热系统、发电系统与建筑物的严重脱离,解决建筑物保温层与太阳能集热器转换器不能结合共用的问题,解决了太阳能发电(光-电转换)系统不能与建筑物维护结构结合共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体式太阳能生态节能建筑,包括在工厂生产的太阳能集热器保温屋顶、薄膜太阳能电池保温屋顶、太阳能发电幕墙、主墙面,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保温屋顶、薄膜太阳能电池保温屋顶、太阳能发电幕墙及主墙面均固定在建筑主钢架上成一体式结构;建筑内设有太阳能蓄热转换器,转换器通过管道与太阳能集热器保温屋顶连接。
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保温屋顶由外至内依次为太阳能集热器、高效保温层I及保护壳I;依次将高效保温层I和太阳能集热器置于轻钢骨架I中,再将保护壳I装在轻钢骨架I下面,保护壳I起到固定和装饰作用,其中高效保温层I采用的是导热系数小的聚胺脂或硬质苯板。
所述薄膜太阳能电池保温屋顶由外至内依次为非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板、高效保温层II及保护壳II;依次将高效保温层II和非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置于轻钢骨架II中,再将保护壳II装在轻钢骨架II下面,保护壳II起到固定和装饰作用。
所述太阳能发电幕墙由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堆砌而成,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建筑主钢架上,其相互连接采用粘接或插接。
所述主墙面由高效保温墙体模块拼接而成,所述高效保温墙体模块间的空隙用粘合剂填充,粘合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常用的。
所述高效保温墙体模块由外至内依次为外维护层、高效保温层III及保护壳III;依次将高效保温层III和外维护层置于轻钢骨架III中,再将保护壳III装在轻钢骨架III下面,保护壳III起到固定和装饰作用。
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分别通过入管道和出管道与太阳能蓄热转换器连通;入管道上设有截止阀,出管道上设有单向阀。
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内填充有高效防冻载热介质,介质为水与防冻液的混合物,介质的作用是低温、汽化、吸热、载热,在液化时放热,液体不结冻。
为了更好地控制电流的传导方向和速度,最好在非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上安装充电控制器,充电控制器通过输电线与蓄电池连接,输电线上设有控制开关。
为了更好地控制电流的传导方向和速度,最好在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上安装充电控制器,充电控制器通过输电线与蓄电池连接,输电线上设有控制开关。
为了使建筑更坚固,建筑主钢架之间采用支架连接装置固定,太阳能集热器保温屋顶、薄膜太阳能电池保温屋顶、太阳能发电幕墙、主墙面与主钢架之间分别通过支架连接装置固定。
本发明建筑的光-热转换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保温屋顶、太阳能热转换蓄热器。工作原理是:太阳能集热器通过太阳光照射吸收太阳的热能,通过管道传输、分离器分离,将热能输送进太阳能蓄热转换器中储存,为建筑物生活用热(生活用水)及空调、采暖提供热源。
本发明建筑的光-电转换系统包括薄膜太阳能电池保温屋、太阳能发电幕墙、蓄电池。工作原理为:太阳光照射到非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和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上,将太阳的光能转换成电能,电能经充电控制器、控制开关、通过输电线将电能输入到蓄电池中储存,为建筑物生活用电(照明灯)和动力(空调、采暖)提供电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剑英;王剑波,未经王剑英;王剑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54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