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均热直回式有机硅单体合成流化床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5747.6 | 申请日: | 200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9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隆;曾勇;王伟文;陈光辉;王立新;谷新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7/08 | 分类号: | C07F7/08;B01J8/24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澄 |
地址: | 266042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均热 直回式 有机硅 单体 合成 流化床 反应器 | ||
1.一种均热直回式有机硅单体合成流化床反应器,包括支座、固定在支座上的圆筒体、固定在圆筒体上的顶部圆筒体及其封头、安装在封头上的气体出口、固定在圆筒体上端的导热油分布器、连接在导热油分布器上的指形管、将指形管连为一体的指管支架、固定在圆筒体下面的下锥体、固定在圆筒体下部内的内部构件以及固定在下锥体下面的进气分布器,其特征在于还安装有催化剂直接回收装置,催化剂直接回收装置包括连接在反应器封头的气体出口上的α型旋风除尘器以及连接在α型旋风除尘器灰仓排灰口的筒形斜料腿,筒形斜料腿的下端连接到流化床反应器的圆筒体下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热直回式有机硅单体合成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α型旋风除尘器为小锥角长锥体结构,包括直筒体、内筒体、锥筒体、排灰管、灰仓、顶盖、气体进口和细粉尘及气体出口,气体进口的轴线和水平方向成夹角α,α为5°~25°,顶盖为带一定倾角α的螺旋板,气体进口按顶盖倾斜角度α与直筒体和顶盖相切。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均热直回式有机硅单体合成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筒形斜料腿的中心线和流化床反应器的中心线的夹角为10°~60°。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均热直回式有机硅单体合成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α型旋风除尘器灰仓的锥部内设置圆锥形反气风帽。
5.按照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均热直回式有机硅单体合成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料腿采用金属管,内衬厚10~20mm的白刚玉与氧化锆烧结成的衬里管。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均热直回式有机硅单体合成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α型旋风除尘器的细粉尘及气体出口还依次与二级、三级环流式旋风除尘器串联,亦即上述细粉尘及气体出口与二级环流式旋风除尘器的气体进口连接,二级环流式旋风除尘器的细粉尘及气体出口与三级环流式旋风除尘器的气体进口连接,二级环流式旋风除尘器的灰仓存储中等颗粒以实现中等颗粒间歇处理回床,三级环流式旋风除尘器灰仓中的细粉尘及时排除,产品自三级环流式旋风除尘器的气体出口排出。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均热直回式有机硅单体合成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导热油分布器为一体式,包括主管、与主管连接的一级分布器、与一级分布器连接的二级分布器和与二级分布器连接的指形管:主管包括主外管以及套装在主外管中有环隙的主内管,主外管和主内管后端各自封堵;一级分布器包括连接在主外管两侧的多根横向管、连接在主内管两侧且套装在每根横向管中有环隙的横向内管,横向管和横向内管的自由端封堵;二级分布器包括竖直向下连接在横向管上的多根立向管、竖直向下连接在横向内管上且套装在每根立向管中有环隙的立向内管、成束连接在每根立向管下端的弯管、封堵在每根立向管下端的环板堵头、成束连接在每根立向内管下端的横向接管,立向内管下端伸出于环板堵头;对应的每束弯管和横向接管的端部分别与指形管的中心管和外管连接;一体式导热油分布器上端固定在支承钢梁上,支承钢梁则紧固在焊接于顶部圆筒体侧壁上的牛腿上。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均热直回式有机硅单体合成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分别成束连接在每根立向管及其立向内管下端的弯管和横向接管以及与之连接的指形管各有4~6根。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均热直回式有机硅单体合成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进气分布器为双锥导流式,包括固定在反应器下锥体下面的下圆筒体及其下封头、固定在下圆筒体侧面的进气口、固定在下圆筒体中的锥体筛板以及固定在下封头中间和锥体筛板下端的催化剂导入管,锥体筛板上开有均匀布置的筛孔,气体进气口只有一个,锥体筛板外面还套装着另一个外锥板,外锥板也为圆锥形,外锥板上带有一排矩形或菱形导流孔,导流孔的一侧带有翘起的导流板。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均热直回式有机硅单体合成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流化床反应器的下部安装着内部构件,它安装在反应剧烈区,位于流化床反应器的圆筒体下部或下锥体内,为多个与水平面成30~80°夹角的长条状板,按一定规律排列,其上面向下倾斜,或由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尖角向上的角钢组成,或由长条状板与角钢搭配组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574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气绝缘瓷套用粘接剂及瓷套的粘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牛奶蛋白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