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5856.8 | 申请日: | 200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1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谢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明明 |
主分类号: | B65F5/00 | 分类号: | B65F5/00;B65G17/06;B65G17/30;B65G17/46;B65G37/00;B65G4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诚芝;母宗绪 |
地址: | 51143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尤指一种针对生活垃圾进入整体垃圾分类处理时,能具有快速、简便及较佳运作效益,以达到垃圾入料处理通畅及大为提升垃圾处理量的垃圾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现行城市生活袋装垃圾种类繁多、成分复杂,要将垃圾自动分类、收集处理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因此申请人先前利用「自动水分类筛选技术」配合各阶段垃圾分类处理项目,如破袋、垃圾筛选、重物回收、小型垃圾、大型垃圾、有机物、大型有机物、软性塑料薄膜、细小物质垃圾分类及沙水分离等技术,提出了多件相关专利的申请,并构成一环环相扣的垃圾处理技术体系。
而在一般生活垃圾中,通常是由运行于城市街道间的垃圾车加以搜集,并将垃圾运载至焚化炉处理,现有垃圾处理技术如图1所示,其操作上是先将垃圾倒入一垃圾收集坑94(约几十公尺深)内,垃圾车即离去,再由厂内的抓斗车从垃圾收集坑94内抓取垃圾,利用抓斗90将垃圾倒入一漏斗91,垃圾再由漏斗91经陡升传输带92送至焚化炉93进行燃烧。因此,只要焚化炉开始燃烧,抓斗90的作业即不断地进行,才能源源不断地供给垃圾物料,又抓斗车是大型机器,其耗电量在100千瓦以上,相当耗费能源;而此间抓斗90每次的抓料量并非定量且非定时,焚化炉效率无法完全发挥;再者,抓斗90抓取垃圾作业时,地上不易保持干净,垃圾掉落满地清理困难,也增加善后清理工序;而最严重的问题是,每次垃圾车不断地倒入垃圾于垃圾收集坑94内,使得每次抓斗90抓取出来的都是新垃圾,即垃圾收集坑94内永远有旧垃圾存料,这些垃圾存料在一天未处理掉即会发酵而产生渗透液沉在坑底,味道相当恶臭,严重影响焚化炉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也易于滋生细菌,这是目前焚化炉或垃圾处理厂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且长久以来无法有效解决。另外,垃圾坑内发酵后的垃圾产生负压不容易释放掉,垃圾坑内垃圾又无法清洗,实为一潜伏危机,安全性堪虑。
鉴于前述现有技术垃圾入料处理的缺失,本发明在本系列垃圾处理技术体系的垃圾入料技术中,乃布局研发改进及欲予完成:将垃圾车送来的垃圾直接倒入大型储存运输装置中,快速取料后再慢速定量送料(即速度分段调节)至后续筛筒中进行定时定量处理,以实现今日垃圾今日处理完毕,而达到几乎没有垃圾存料在入料输送装置中,使垃圾输送完毕后的入料输送装置内又容易清洗,绝无臭味,更无垃圾发酵及渗水的情事发生,使整个垃圾处理厂干净卫生无臭味,又很容易处理垃圾的负压。
因此,本发明人有鉴于前述垃圾输入处理关系到整体垃圾分类处理的达成及效率提升的重要性,即着手研发其解决方案,希望能开发出一种能彻底解决垃圾进料及通畅运作的技术手段以使整体垃圾处理技术体系臻于圆满阶段,经多时的构思而有本发明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垃圾处理设备,其能达成自动进料及定量进料,而能接续后继的定量分选垃圾、定时定量处理垃圾,且能将当天的垃圾当天处理完毕,以达到无存料、无发酵、无臭味的积极功效;所述的垃圾处理设备,于垃圾输入端设有一垃圾入料输送装置,且该垃圾入料输送装置至少具有一承接机构,以承接和储存垃圾,并进行垃圾的输送运作,进而使垃圾车得以快速完成倾倒作业,以大幅提升垃圾输入量及垃圾处理效率;所述的垃圾处理设备,且该垃圾入料输送装置可依垃圾入料量的大小而调整输送速度,进而使垃圾入料输送达到通畅运作,且可进行多线自动统一整合入料者;所述的垃圾处理设备,其能借助可自动平均及定量的垃圾进料,使后续的垃圾定量分选作业得以达成,进而积极连结以水分类垃圾处理技术体系的实施圆满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垃圾处理设备,于垃圾输入端设有一垃圾入料输送装置,且该垃圾入料输送装置至少具有一承接机构,所述的承接机构包括:
一通道装置,具有一通道空间;
一承接装置,具有一传动装置及一承接输送装置,该承接输送装置两侧设有链条及第一输送带,该链条并由该传动装置所传动,该第一输送带具有复数支撑管,且该支撑管两端以一枢结件连结于该链条,相邻的支撑管上方设有一接板,并依序迭置该相邻的接板。
所述的通道装置是由复数支架构成该通道空间,且设有底板及两侧板。
所述的传动装置具有一前、后轴杆及一马达,该前、后轴杆是分别枢设于支架上的第一对轴座及第二对轴座,且该前、后轴杆两端分别设有传动齿轮,该马达是固设于该第一对轴座及第一对轴座的其一上,并连动该前轴杆;该承接输送装置的链条是环设于该传动装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明明,未经谢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58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