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记录和再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6144.8 | 申请日: | 200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1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大萱芳久;佐藤毅;中原充也;宇田研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20/10 | 分类号: | G11B2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弋;王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记录 再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记录和再现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对记录于记录介质上的流数据进行再现或在记录介质上记录流数据的过程中,从同一记录介质读取任意数据或向同一记录介质写入任意数据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常规的用于诸如光盘之类的记录介质的记录和再现装置中,通过包括用于暂时存储器的两个或更多缓冲器,可以容易地实现两条或更多独立信息的同时记录或同时再现或者可以容易地同时处理记录和再现的记录和再现装置(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H11-126427(第3-5页以及图1-图2)),是已知的。
在常规的记录和再现装置中,不能在记录或再现过程中对记录介质执行任意数据的读取处理或写入处理。或者,在为了求得大量读取处理或写入处理而进行强制访问时,可能对记录处理或再现处理强加一定负担,并且可能发生图像的帧失落、声音跳跃以及记录遗漏。此外,如果给记录处理或再现处理一定的优先权,那么读取处理或写入处理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有必要准备大容量的存储缓冲器来降低处理中的负担。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在对记录于记录介质上的流数据进行再现或在记录介质上记录流数据的过程中,能从同一记录介质读取任意数据或向同一记录介质写入任意数据,并且能使用于记录或再现的缓冲器容量压低。
(1)根据本发明的记录和再现装置包括:CPU;存储器;记录介质控制单元,其被配置成从记录介质读取数据;再现缓冲器,其被配置成暂时存储由所述记录介质控制单元读出的数据中的诸如图像和音频的流数据;再现处理单元,其被配置成对暂时存储于所述再现缓冲器中的流数据进行解码和再现;和访问控制单元,其被配置成控制该访问控制单元在访问所述存储器和访问所述再现缓冲器之间切换的时刻,以便在对所述流数据进行再现的过程中再现处理不会中断,同时监控所述再现缓冲器的状态,并且被配置成在每次处理中管理所述存储器和所述记录介质控制单元。这种模式对应于“再现流数据(P)和读取介质(r)”的〔P-r〕模式。
通过这样配置,该记录和再现装置能从记录介质中读取任意数据,并将所读取的任意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而不会在流数据再现的过程中使再现处理中断,同时能压低缓冲器容量和介质访问速度。
(2)在上述结构的记录和再现装置中,记录介质控制单元控制作为记录介质的诸如CD-ROM和DVD-ROM的只读介质。
(3)此外,在上述结构的记录和再现装置中,记录介质控制单元包括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的装置。该模式对应于“再现流数据(P)和写入介质(w)”的〔P-w〕模式。
这种结构使得如下情况成为可能:将存储于存储器中的任意数据写入记录介质,而不会在流数据再现的过程中使再现处理中断,同时能压低缓冲器容量和介质访问速度。
(4)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记录和再现装置包括:CPU;存储器;记录介质控制单元,其被配置成在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记录处理单元,其被配置成接收并编码诸如图像和音频的信号;记录缓冲器,其被配置成暂时存储由所述记录处理单元编码的流数据;和访问控制单元,其被配置成控制该访问控制单元在访问所述存储器和访问所述记录缓冲器之间切换的时刻,以便在所述记录介质上记录所述流数据的过程中记录处理不会中断,同时监控所述记录缓冲器的状态,并且被配置成在每次处理中管理所述存储器和所述记录介质控制单元。该模式对应于“记录流数据(R)和写入介质(w)”的〔R-w〕模式。
这种结构使得如下情况成为可能:将存储于存储器中的任意数据写入记录介质,而不会在记录流数据的过程中使记录处理中断,同时能压低缓冲器容量和介质访问速度。
(5)在涉及上述记录处理单元的记录和再现装置中,记录介质控制单元包括用于从所述记录介质读取数据的装置。该模式对应于“记录流数据(R)和读取介质(r)”的〔R-r〕模式。
这种结构使得如下情况成为可能:从记录介质中读取任意数据,并将所读取的任意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而不会在记录流数据的过程中使记录处理中断,同时能压低缓冲器容量和介质访问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61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