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束方向控制元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6408.X | 申请日: | 200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7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三村广二;住吉研 | 申请(专利权)人: |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00 | 分类号: | G02B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进桂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束 方向 控制元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制造光束方向控制元件的方法,该元件具有交替设置在基板表面上的透明区域和光吸收区域,其中,所述光吸收区域用作控制光的光束方向的遮板,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透明基板上布置光透明材料,以形成组成透明区域的透明隆起;
在所述透明隆起之间的间隙中填充可固化且光吸收的流体;以及
对该流体进行固化,以形成光吸收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透明隆起的形成包括:
在所述第一基板上以和所述透明隆起一致的厚度涂覆光透明和光固化材料,以形成透明层;以及
使用与所述透明隆起相对应的光掩模、通过光刻处理对所述透明层进行构图,以形成由所述第一基板上固化后的光固化材料而制成的透明隆起。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透明隆起上层压第二透明基板,与所述透明隆起紧密接触,
其中,所述流体填充包括:把流体填充到由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透明隆起而围绕的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透明基板上布置光透明材料,以形成组成透明区域的透明隆起;以及
把所述第二基板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使得所述第一基板上透明隆起的凸出部的峰表面与所述第二基板上透明隆起的凸出部的峰表面紧密接触,
其中,所述流体填充包括:把流体填充到由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透明隆起而围绕的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透明基板上布置光透明材料,以形成透明隆起;以及
把所述第二基板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使得所述第一基板上透明隆起的凸出部的峰表面与所述第二基板表面紧密接触,而且使得所述第二基板上透明隆起的凸出部的峰表面与所述第一基板表面紧密接触,
其中,所述流体填充包括:把流体填充到由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透明隆起而围绕的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所述在第二基板上形成透明隆起包括:
在所述第二基板上以和所述透明隆起一致的厚度涂覆光透明和光固化材料,以形成透明层;以及
使用与所述透明隆起相对应的光掩模、通过光刻处理对所述透明层进行构图,以形成由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固化后的光固化材料制成的透明隆起。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流体填充包括:使用毛细行为填充流体。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
所述流体填充包括:在包括所述透明隆起的所述第一基板上涂覆流体,以及
所述方法还包括:扩散可固化流体,同时使第二透明基板与涂有该流体的所述第一基板紧密接触,从而将所述第二基板粘附到所述第一基板。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
所述流体填充包括:涂覆流体,使得流体仅残留在透明隆起之间的间隙中,以及
所述方法还包括:把第二基板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使得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透明隆起的凸出部的峰表面紧密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光固化材料包含双酚A酚醛清漆缩水甘油基乙醚衍生物,并且经聚合反应而固化,该聚合反应使用从光固化引发剂中产生的酸作为催化剂。
11.一种光束方向控制元件,具有交替设置在基板上的透明区域和光吸收区域,其中所述光吸收区域用作控制光的光束方向的遮板,
其中,当从垂直于所述基板表面的方向看时,所述光吸收区域的形状为折线形、曲线形、栅格形和网状形中的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光束方向控制元件,还包括所述光吸收区域底部上的光反射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光束方向控制元件,其中,所述透明区域和所述光吸收区域均具有等于或小于可见光的波长的宽度。
14.一种表面光源,包括:
光源;以及
布置在所述光源上的根据权利要求9的光束方向控制元件。
15.一种方向性切换光源,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4的表面光源;以及
透射/散射元件,布置在所述光源上并且能够将入射光在直线方向发射和散射发射之间进行电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未经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640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