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器驱动方法以及使用其的驱动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6532.6 | 申请日: | 2007-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3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甘世宗;杨鹤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9G3/20;G02F1/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器 驱动 方法 以及 使用 驱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器驱动方法相关的技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以解决动态残影(Afterimage)以及画面闪烁的显示器驱动方法以及使用其的显示器驱动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科技的进步,旧时代的阴极射线管渐渐的被现代的平面显示器所取代。目前最普遍的平面显示器就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由于液晶显示器具有高画质、空间利用效率佳、低消耗功率、无辐射等优越等特性,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图1A是现有技术液晶显示器的电路方块图。请参考图1A,液晶显示器100包含一LCD面板(panel)110、一源极驱动电路120、一栅极(gate)驱动电路130、一时序控制电路(timingcontroller)140与一伽玛调整(gamma adjustment)电路150。
LCD面板110用以显示影像,是由纵横交错的数据线121与扫描线131交织而成。其中,在每一个数据线121与扫描线131的交叉点附近均设置一个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111与一储存电容(capacitor)112。储存电容112是由图素电极(pixel electrode)112a、共同电极(common electrode)112b以及液晶层112c所组成。薄膜晶体管111的栅极连接至扫描线131,源极连接至数据线121,漏极连接至储存电容112的图素电极112a。伽玛调整电路150施加至少一个参考电压至源极驱动电路120,时序控制器140产生不同的控制信号与控制电压至源极驱动电路120与栅极驱动电路130。
如果液晶材料被持续施以一直流电压,液晶材料会受损害。在业界,为防止此种情况发生,普遍会周期性的反转加诸于液晶层112c的数据信号的极性,称为交流驱动(AC driving)。
图1B为一现有技术源极驱动电路的架构方块图。请参考图1B,源极驱动电路120由复数组源极驱动器160所组成,每一组源极驱动器包含二个数据缓冲器161、161’、一正值数字模拟转换器162、一负值数字模拟转换器163、一正值放大器164、一负值放大器165与四个开关SW1~SW4所构成的开关模块166。基于上述交流驱动的原因,源极驱动器160分别接收二个数字影像信号D1、D2,同时,接收从伽玛调整电路150所送出的一组正模拟电压信号Vrefl与一组负模拟电压信号Vref2,对此二个数字影像信号D1、D2进行数字模拟转换与放大之后,通过控制四个开关SW1~SW4,每隔一预设时间即交替地从驱动器输出端S1、S2输出一正模拟影像信号与一负模拟影像信号。四个开关SW1~SW4由控制信号CS_SW控制,控制信号CS_SW包含第一开关控制信号、第二开关控制信号、第三开关控制信号、与第四开关控制信号来分别控制开关SW1~SW4。至于控制信号CS_SW控制开关SW1~SW4的方法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液晶显示器在显示动画(motion picture)时会有影像残留(afterimage)的问题,这是因为液晶材料的反应速度慢、反应时间长。当画面中的物体快速移动时,在扫描一个画面的过程中,液晶材料无法实时追踪物体的轨迹。相反的,液晶材料所产生的是数个画面扫描时间的累积反应。由于液晶材料的特殊属性,为解决其影像残留问题,已有相当多的研究报告被提出,主要有以下三个解决方向。(1)内在性质(intrinsic property):将液晶本质改变为低黏性(low viscosity),(2)加大扭转电压(over driving):使液晶更快的扭转与回复,(3)插入全黑画面(black insertion,以下简称插黑):在每一个影像画面显示完之后,在下一个影像画面显示之前,插入一个全黑画面。
图2A是显示在一现有技术液晶显示器中,各扫描线信号被依序馈入至各扫描线的时序图。于美国第6,473,077号专利文献中,IBM公司利用插黑的概念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图2B为其栅极驱动电路130将各扫描信号依序馈入至各扫描线的时序图。另外,基于相同的插黑概念,在美国第6,819,311号专利文献中,NEC公司也揭示另一种适合显示动画的液晶显示器,图2C为其栅极驱动电路130将各扫描信号依序馈入至各扫描线的时序图。
请参考图2A、图2B与图2C,可以发现到图2A的每条扫描线的栅极控制信号在每个画面扫描时间只有一个脉冲TG,而在图2B与图2C中,每条扫描线的栅极控制信号在每个画面扫描时间却有二个脉冲T1与T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旭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65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