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荧光灯的闪烁防止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6607.0 | 申请日: | 200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0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朴荣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B41/298 | 分类号: | H05B41/298;H05B41/29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明星;冯敏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灯 闪烁 防止 设备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荧光灯的闪烁防止设备,包括:
电源开关;
供电单元,用于通过电源开关的操作供给直流电压;
荧光灯,通过来自所述供电单元的直流电压被打开;
开关,被切换以控制对荧光灯的直流电压的供给;
第一开关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开关;
第二开关单元,用于限制所述开关的操作,以防止当电源开关打开和关闭时荧光灯被打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灯的闪烁防止设备,还包括复位信号延迟单元,所述复位信号延迟单元用于使响应所述电源开关的操作而产生的被激活的复位信号延迟,其中,在所述复位信号延迟单元将被激活的复位信号延迟的同时,第二开关单元将所述开关关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灯的闪烁防止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当所述复位信号没被激活时将所述开关关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灯的闪烁防止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
晶体管,具有连接到第一开关单元的集电极和接地的发射极;
电容器,用于去除噪声并且被连接到所述晶体管的基极和发射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荧光灯的闪烁防止设备,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将灯控制信号输出到第一开关单元以调节供给到荧光灯的直流电压,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晶体管,第一开关单元的晶体管通过由控制器激活的灯控制信号被导通,第二开关单元的晶体管通过延迟的复位信号被导通,当第一开关单元的晶体管和第二开关单元的晶体管都被导通时,所述开关将直流电压供给到荧光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灯的闪烁防止设备,其中,所述复位信号延迟单元包括:
第一电阻器,用于接收复位信号;
第二电阻器,连接在第一电阻器和地之间,其中,用于将复位信号延迟的延迟时间由第一电阻器、第二电阻器和与第二电阻器相关的寄生电容确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荧光灯的闪烁防止设备,其中,所述复位信号延迟单元还包括逆向电流防止二极管。
8.一种荧光灯的闪烁防止设备,包括:
电源开关;
供电单元,用于接收交流电压并用于输出一个或者多个直流电压;
复位信号发生器,用于接收来自供电单元的直流电压中的任何一个,并且用于产生复位信号;
复位信号延迟单元,用于使复位信号延迟;
荧光灯,用于接收来自供电单元的另一个直流电压;
开关,用于将所述另一个直流电压供给到荧光灯;
限制器,即使当所述电源开关被打开并且所述开关被打开的条件满足时在复位信号被延迟的同时限制所述开关的操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荧光灯的闪烁防止设备,其中,所述开关包括连接在供电单元与荧光灯之间的场效应晶体管,所述限制器包括:
第一晶体管,连接到场效应晶体管;
第二晶体管,连接到第一晶体管的发射极,其中,当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均被导通时场效应晶体管被导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荧光灯的闪烁防止设备,其中,当延迟的复位信号被激活时第二晶体管被导通,当延迟的复位信号没有被激活时第二晶体管被截止。
11.一种用于将电源供给到灯的设备,包括:
第一开关,用于将电源选择性地供给到灯;
第二开关,用于选择性地打开第一开关;
第三开关,用于选择性地打开第二开关,其中,仅当第三开关将第二开关打开时第一开关将电源供给到灯,以避免供给引起灯闪烁的电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复位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复位信号;
复位信号延迟单元,用于延迟产生的复位信号,并用于供给延迟的复位信号以打开第三开关。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复位信号有斜度地增加到稳定的电平,并且在复位信号有斜度的增加后延迟信号被供给。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复位信号延迟单元包括:
第一电阻器,具有连接到复位信号发生器的第一端和连接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
第二电阻器,具有连接到第一电阻器的第二端的第一端以及接地的第二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66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