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6635.2 | 申请日: | 200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3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佑维;廖国堡;张家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调整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控制单元的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多组件,愈来愈多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可利用计算机作为传输接口。举例而言,电子产品可利用计算机的通用序列汇排流(Universal Serial Bus;USB)而进行充电的动作。然而,当电子产品想通过计算机的USB端口而进行相关动作时,有二点需特别注意。
第一点是突波电流(inrush current)。当电子产品插入计算机的USB端口时,瞬间的突波电流(inrush current)可能会伤害计算机内部的集成电路(IC)。长期下来,可能造成计算机内部的组件损害。因此,当电子产品与计算机USB端口连接时,需避免过大的突波电流进入计算机内部。
第二点需注意的是辨识时间。当电子产品与计算机USB端口连接时,计算机需在特定时间内,辨识出电子产品正处于USB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整装置,包括一低压降稳压器以及一控制单元。低压降稳压器包括,一运算放大器、一输出级以及一分压模块。运算放大器具有一正相输入端、一反相输入端以及一输出端。输出级耦接该输出端,用以提供一输出信号。一分压模块根据该输出信号,产生一回授信号予该正相输入端。控制单元包括:一阻抗电路,用以提供一第一电压;一电压源,用以提供一第二电压;以及一控制电路,选择性地提供该第一或第二电压予该运算放大器之反相输入端,用以避免该运算放大器的正相及反相输入端之间的电压差过大。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控制单元120,便可避免运算放大器111的输出端的电压过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调整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调整装置的一可能实施例。
图3为本发明的调整装置为另一可能实施例。
附图标号:
100:调整装置;
110:低压降稳压器;
120:控制单元;
111:运算放大器;
112:输出级;
113:分压模块;
MP1~MP4:P型晶体管;
R1、R2、211、212:电阻;
213:电容;
210:阻抗电路;
220:电压源;
230:控制电路;
231、232:开关;
233:检测器;
310:箝制电路;
320:电流检测电路;
MN1~MN4:N型晶体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调整装置的示意图。调整装置100包括,一低压降稳压器(Low DropOut;LDO)110以及一控制单元120。控制单元120用以避免低压降稳压器110产生过大的突波电流。低压降稳压器110包括,一运算放大器111、一输出级112以及一分压模块113。
运算放大器111可通过输入电压VIN,执行相关处理(如进行放大处理)。如图所示,运算放大器111的反相输入端接收参考电压VREF,其正相输入端接收回授电压VFB。输出级112耦接在运算放大器111及分压模块11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输出级112由P型晶体管MP1所构成。分压模块113耦接在运算放大器111及输出级112之间,用以形成一回授路径。在本实施例中,分压模块113由电阻R1及R2所构成,用以提供回授电压VFB。
由于P型晶体管MP1的栅极耦接运算放大器111的输出端,并且其源极接收输入电压VIN,因此,当运算放大器111的输出端的电压过低时,将造成P型晶体管MP1的栅极与源极间具有较大的压差,因而产生一较大的电流(即为突波电流)。由于此较大的电流将影响其它电路的运作,因此,利用控制单元120,便可避免运算放大器111的输出端的电压过低。
由于在运算放大器111的正相及反相输入端的压差过大时,将使其输出端的电压过低。因此,在一可能实施例中,可利用控制单元120控制运算放大器111的正相及反相输入端的电压。通过减小运算放大器111的正相及反相输入端之间的电压差,便可避免运算放大器111的输出端的电压过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扬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66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