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6770.7 | 申请日: | 200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7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姚福良;高俊岭;王兆元;朱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宁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G06F1/20;H01L23/34;H01L23/427;F28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芳 |
地址: | 215164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器,尤其是一种适合发热元件散热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电力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大幅度 提高,各种电子元器件的运行速度及输出功率正在大幅度增长,但是其发热 量也在随之增加。
以计算机为例,CPU芯片三十年内其集成度提高了近两万倍,其产生的热 流量已经达到了70W/cm2的程度,同样,显卡芯片的发热量也呈阶梯状增长。 对于广泛使用的台式计算机的CPU芯片和显卡芯片,普通的翅片型散热器已 难以满足要求,电子元器件的散热问题已成为制约电子设备的运行速度及输 出功率的重要问题之一。
众所周知,计算机工作的可靠性及寿命与其核心芯片工作温度有着密切 的关系,而芯片的集成度越高、功率越大,其产生的热量就越高,如果不能 及时将这些热量散去,计算机工作的可靠性就会大幅度降低,甚至出现无法 正常工作运行的现象。对于计算机开发研究机构来说,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 芯片以及其他电子元器件在工作中产生的热量,就无法研制出速度更快、功 率更高、体积更小的数据处理设备。
目前,已经有一些技术方案将热管引入电子元件的散热器中,但是现有 的热管散热器的技术方案往往存在一些缺陷:
1、无法真正实现热源与热管之间热量的传导,通常会在热源和热管之间 设置安装热管的底座,热量先传递给基座,基座再二次传递热管,这种技术 方案增大了热源和热管间的热阻,热量并不能直接由热管传导出去,热管良 好的导热功能没有发挥出来;
2、散热条件比较复杂,例如,发热元件的散热面较小,热量密度较高, 并且在散热面外侧的散热空间形状不规则或非常狭小,而固定尺寸形状的散 热器往往对散热空间要求高,安装条件变化后就不便安装,不能够在批量生 产后适应多种具体的安装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器,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 散热器对散热空间要求高的问题,使散热器能够适应各种安装条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包括:
底座,该底座内部具有空腔,并且该底座设有至少两个通孔,该通孔与 所述底座的空腔相连通;
散热管,该散热管的管口与所述底座上的通孔相连接,该散热管内的空 腔与所述底座的空腔相导通,用于传导和散发底座传导的热量;
散热鳍片,连接在所述散热管的管壁外侧,用于增加散热面积强化换热;
集热装置,与所述底座相连接,用于与热源接触,吸收热源的热量。
所述散热管的空腔内设有加强筋,用于增加散热管的机械强度,防止散 热管在高压下形变。所述散热管为回形散热管,或者折形散热管。所述折形 散热管为水平和垂直相交替的折形散热管。所述折形散热管为交替折线的折 形散热管。所述集热装置包括蒸发管和冷凝管,内充有遇热蒸发的液态或固 态传热工质,该蒸发管和冷凝管的一端相互导通,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底座, 与所述底座的空腔相导通。所述集热装置为集热座,该集热座内充有遇热蒸 发的液态或固态传热工质,并且该集热座的两端均与所述底座的空腔相导通。 或该集热座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的空腔相导通,另一端通过传输管与所述底座 的空腔相导通。所述集热座外侧具有吸热端面,用于贴附热源。所述散热管 横向截面的形状为矩形或圆形或类矩形;所述通孔的形状为矩形或圆形或类 矩形。所述散热管一体成型。所述散热鳍片为金属箔片连续折弯或冲压形成 的波浪形散热鳍片,该波浪形散热鳍片的纵截面呈连续的“U”形或“V”形或 圆弧形或直线形。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采用分隔设置的底座和集热装置,克服了 现有散热器对安装空间形状适应性差的问题,使散热器能够适用于发热元件 的热源面积小、热流密度高且散热空间狭长等多种散热情况,并且提高了散 热器的散热效果。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散热器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散热器实施例一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散热器实施例一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散热器散热管的截面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散热器散热管的截面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发明散热器散热管的截面示意图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宁换热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宁换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67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调压用真空度控制的燃气混合装置
- 下一篇:分组控制活塞式V型四冲程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