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座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6911.5 | 申请日: | 200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0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氏本卓志;赤泽辉美;日和祯二;饭田敬介;大坪智范;上村裕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株式会社东洋座椅 |
主分类号: | B60N2/04 | 分类号: | B60N2/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惠萍 |
地址: | 日本国广岛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座椅装置,该车辆用座椅装置具有沿着设置于车身底板部的左右一对座椅导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移动可能地受到支撑的座垫框架(cushion frame)。
背景技术
以往的车辆用座椅装置,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昭62-116324号(以下称作专利文献1)所示,通过具有固定在车室内的底板上的下侧轨道部件(下导轨)、及沿着该下侧轨道部件滑动自如地受到支撑的上侧导轨部件(上导轨)的左右一对直线输送台(滑轨),使乘员用座椅前后移动可能地受到支撑,该车辆用座椅装置中,上述直线传送台在固定于下侧导轨部件的衬板(liner)上予以构成,该衬板具有垂直翼状面,座垫的基端部安装于由固定在上述上侧轨道部件上的突块(lug)所支撑的后轴(spindle)上,并且座垫的前下部安装于与通过传送台的上侧轨道部件的上部所固定的轴予以轴支撑的杠杆臂(leverarm)联动的轴上,各杠杆臂的自由端均支撑沿着沿垂直翼状面形成的弧形窗进行移动的销或者滚轮,当乘员用座椅的座垫沿着上述直线输送台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滑动位移时,座垫的倾动角度自动地进行变化。
即,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辆座椅移动装置,如图23所示,具有杠杆臂84,该杠杆臂84设置在座垫81的前部下侧,且其中央部通过支撑在直线传送台82的前端部的突块83予以轴支撑,该杠杆臂84的前端部,由固定于座垫81的前端部下表面的突块85予以轴支撑,该杠杆臂84的后端部,滑动可能地卡止于下侧轨道部件(下导轨)86的垂直翼87上所形成的弧形窗88中,亦即以中央部向下方凹陷的状态弯曲形成的导向槽内。当座垫81沿着以向前上方倾斜的状态设置在车身上的下侧轨道部件86,从点划线所示的后方位置S3向实线所示的中间位置S2前进时,卡止于上述弧形窗88中的杠杆臂84的后端部便被引导而下降,从而杠杆臂84呈立起状态,由此上述座垫81的前部被杠杆臂84推升,该座垫81的就座面便呈向前上方倾斜的状态,当座垫81从上述中间位置前进到细线S1所示的前方位置时,上述杠杆臂84便呈倒伏状态,上述座垫81的前部降低,由此就座面的倾斜角度减小,呈与上述后方位置S3相同的倾斜角度的状态。
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若座垫81的前部设置具有形成于垂直翼87的弧状窗88,以及后端部滑动可能地卡止于该弧状窗88的杠杆臂84的倾斜(tilt)装置,且对应于上述座垫81的前后移动使上述倾斜装置进行运作,从而使座垫81的前端部以设置在座垫81后端部下侧的上述后部轴89为支点进行上下位移,那么,可通过改变上述就座面的倾斜角度以及使乘员相对于该就座面的就座中心亦即所谓的胯点(hip point)H1~H3沿着向上弯曲的圆弧状曲线Ma上下移动,可对应于就座于上述座垫81的乘员J1~J3的坐高,使该乘员J1~J3的视点I1~I3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基准线L。
然而,当如上所述那样对应于座垫81的前后移动,通过上述杠杆臂84驱动该座垫81的前端部以改变该座垫81的就座面的倾斜角度时,若不通过极大地增大上述杠杆臂84的长度等来充分地确保杠杆比,那么将难以显著地使上述乘员J1~J3的胯点H1~H3发生变化,并且座垫81的支撑状态会非常不稳定。这是因为,即使通过上述杠杆臂84驱动座垫81的前端部,也难以使位于座垫81的后侧的乘员胯点H1~H3的上下位置产生大幅度变化,因此为了对应于乘员J1~J3的坐高使其视点I1~I3接近于基准线L,有必要将上述杠杆臂84的杠杆比设定得极其的大,因而难以避免由该杠杆臂84支撑的座垫81的前端部容易发生晃动。因此,当根据乘员的体格前后移动座垫81时,难以简便恰当地调节该乘员的胯点。
另外,当身材较低者就座于上述座椅并使座椅向前方移动时,若通过减小座垫81的倾斜角度使之接近于水平状态,并相应地使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接近于垂直方向,且使上述乘员的上半身大致呈直起状态,可使其视点与基准线L相一致。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用座椅升降装置中,由于座垫81的倾斜角度在座椅的前方位置S1及后方位置S3相同,因此无法实现通过改变上述座垫81及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而获得的视点调节功能,具体而言,在座垫81的前方位置S1,无法实现通过使身材较低的乘员J1的上半身向前倾方向位移以使其视点I1与向前下方倾斜的基准线L相一致,所以在该点上有改良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应于根据乘员的体格等来调整座椅的前后位置的操作,有效地调节座垫的设置高度,以适当地确保乘员的视野等的车辆用座椅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株式会社东洋座椅,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株式会社东洋座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69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成对接结经纱的双层成形织物
- 下一篇:具有可变逻辑存储块大小的文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