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频画面传送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7523.9 | 申请日: | 200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4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艾斯拉夫;林嘉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4 | 分类号: | H04N7/14;G06T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洪;霍育栋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 画面 传送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视频画面传送方法与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计算视频画面中脸部区域的移动向量,用以传送及重建视频画面的传送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进步以及宽频系统的迅速发展,人们在无线通讯网络中除了以声音和文字来进行沟通外,也因为网络频宽的增加,在收送图片、音乐、或是视频等大容量的资料时,几乎不会再受到网络传输速度上的限制。正因如此,视频通话也逐渐成为即时通讯的新趋势。有别于传统的通话方式,视频通话不仅能进行声音上的交流,在整个通话过程中还能看到彼此的表情与动作。
目前视频画面主要是以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Union,ITU)针对视频通讯服务所制定的3G-324M通讯标准来传送。3G-324M通讯标准是以静态编码方案H.263为基础,仅提供固定的输出比特率,且需使用一定的编码参数。这样的方式不仅缺乏弹性,也无法完全适应全双工视频通话系统的需求。
举例来说,经由无线通讯网络传送一个视频画面的比特流时,可能会因为频宽限制、或是噪声通道而面临传送资料的困扰,倘若视频画面在传送前是以较高品质的频宽作为编码的依据,那么当网络因为拥塞或是其他情况使得目前的网络频宽低于在编码当时所参考的频宽时,一个有效的视频质量控制机制就变的相当重要。然而,目前在3G-324M通讯标准中,尚未制定出任何参考网络流量以控制视频质量的相关机制。因此即便是在网络已经相当拥塞的情况下,视频传送端在对视频画面进行编码动作时,依旧不会控制其比特率,因此可能会因为频宽受限而产生资料不足、视频画面延迟等情况,进而影响视频通话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视频画面传送方法,发送端在传送第一张视频画面至接收端后,接着只传送使用者脸部有变动的部分的资料至接收端,再由接收端将变动的部份整合至第一张视频画面,以达到节省传送视频画面所需的网络频宽的目的。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视频画面传送系统,在传送装置传送第一张视频画面至接收装置后,能根据网络质量判断应直接传送新的视频画面,或是仅传送使用者脸部有变动的部分,再由接收装置整合还原视频画面,以有效利用网络频宽并维持良好的视频质量。
基于上述及其他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视频画面传送方法,适于由发送端透过无线通讯网络传送多张视频画面至接收端,此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由发送端从上述视频画面中撷取第一张视频画面传送至接收端。侦测第一张视频画面的使用者脸部区域,并记录为脸部资料。接着将第一张视频画面及脸部资料传送至接收端。撷取下一张视频画面,并计算下一张视频画面中使用者脸部区域的移动向量,传送给接收端。由接收端根据脸部资料及移动向量,计算视频画面中使用者脸部区域内的画面资料,结合第一张视频画面的背景画面资料还原下一张视频画面。接着重复上述步骤,继续撷取及传送下一张视频画面的移动向量直到除第一张视频画面外,其他各张视频画面的移动向量皆传送完毕为止。
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视频画面传送方法,其中使用者脸部区域系由使用者脸部的轮廓向外推展所形成面积最小的矩形方块。
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视频画面传送方法,其中脸部资料包括使用者脸部区域左上角的坐标资料及使用者脸部区域的长宽资料,而背景画面资料则为视频画面中使用者脸部区域以外的资料。
依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视频画面传送方法,其中在传送视频画面及脸部资料至接收端后,更包括侦测无线通讯网络的网络质量,并判断网络质量是否高于预设值。若网络质量高于此预设值,则直接传送所撷取的所有视频画面至接收端;若网络质量低于预设值,则撷取下一张视频画面,并计算视频画面中使用者脸部区域的移动向量传送给接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凌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75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