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步滑轨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48240.6 | 申请日: | 200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5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千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88/04 | 分类号: | A47B88/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昌荣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滑轨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步滑轨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滑动与滚动由于省力的特性,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固定轨道与方向的滑轨,在周遭环境更是随处可见,小如抽屉与键盘架,大至置物柜与衣橱,都有使用滑轨的踪迹,而滑轨在不断改良后,更开发出一种由三滑轨构成的同步滑轨,同步滑轨是由一承载轨10、一固定轨20、一活动轨30及一尼龙布条40组成,其中承载轨10之两端安装有二滑轮11,固定轨20具有一固定部21,活动轨30具有一夹扣部31,组成同步滑轨之步骤有:
(1)安装尼龙布条步骤:如第1图所示,是将尼龙布条40绕置于承载轨10之二滑轮11上;
(2)尼龙布条固定于固定轨步骤:如第2图所示,是将尼龙布条40上之丨点固定于固定轨20之固定部21上;
(3)安装固定轨步骤:如第3图所示,将固定轨20可滑动地组装于承载轨10外部;
(4)安装活动轨步骤:如第4图所示,将活动轨30可滑动地组装于承载轨10内部;
(5)固定尼龙布条步骤:如第5A及5B图所示,将尼龙布条40两端定位于活动轨30之夹扣部31后,剪去多余的尼龙布条40,同步滑轨遂组装完成。
而此种同步滑轨制作步骤甚为繁琐,尤其是尼龙布条40于安装尼龙布条步骤中,仅绕置于承载轨10上而有脱落的疑虑,直至安装固定轨步骤中才将尼龙布条40之一点固定于固定轨20上,且此时尼龙布条40依旧存在有脱落的问题,因此在固定上更增添了难度,必需花费较多的人工及时间,具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因此为了能够有效解决以往同步滑轨制程中组装繁琐及容易损坏的缺憾,本发明人于数次试验及多方尝试后,终于针对同步滑轨开发出一种同步滑轨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化制作步骤以降低生产成本之同步滑轨制作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步滑轨制作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1)固定线体步骤,是将一线体对应一承载轨之作动方向而环绕安装于所述的承载轨上,并将所述的线体两端压结;
(2)部件组装步骤,是将一固定轨与一活动轨分别可滑动地组装于所述的承载轨之外部与内部;
(3)连结固定轨步骤,是将所述的线体固定于所述的固定轨之第一定位部;
(4)连结活动轨步骤,是将所述的线体固定于所述的活动轨之第二定位部,如此完成所述的同步滑轨。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同步滑轨制作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1)固定线体步骤,是将一线体对应一承载轨之作动方向而环绕安装于所述的承载轨上,并将所述的线体两端压结;
(2)部件组装步骤,是将一固定轨与一活动轨分别可滑动地组装于所述的承载轨之外部与内部;
(3)连结活动轨步骤,是将所述的线体固定于所述的活动轨之第二定位部;
(4)连结固定轨步骤,是将所述的线体固定于所述的固定轨之第一定位部,如此完成所述的同步滑轨。
可知同步滑轨制作方法,简化了同步滑轨之制作步骤,进以降低生产成本与提升生产速率,而能够进一步地提升产业竞争力。且连结固定轨步骤与连结活动轨步骤,两步骤的顺序可交换,依然能够达成相同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同步滑轨安装尼龙布条步骤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同步滑轨尼龙布条固定于固定轨步骤的示意图;
图3是现有同步滑轨安装固定轨步骤的示意图;
图4是现有同步滑轨安装活动轨步骤的示意图;
图5A是现有同步滑轨固定尼龙布条步骤的部分示意图;
图5B是现有同步滑轨固定尼龙布条步骤的另一部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固定线体步骤的示意图;
图8A是本发明实施例部件组装步骤的示意图;
图8B是本发明实施例部件组装步骤的另一部分示意图;
图9A是本发明实施例连结活动轨步骤的示意图;
图9B是本发明实施例连结固定轨步骤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0.承载轨;11.滑轮;20.固定轨;21.固定部;30.活动轨;31.夹扣部;40.尼龙布条;50.承载轨;51.滑轮;60.固定轨;61.第一定位部;70.活动轨;71.第二定位部;80.线体;90.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千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千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82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测距跑步机
- 下一篇:自渗环保型沙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