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8763.0 | 申请日: | 200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54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刚;森本泰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38/28 | 分类号: | H01F38/2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零序变流器。该零序变流器设有磁芯片、卷绕于该磁芯片上的次级绕组、以及用于缠绕该次级绕组的末端的末端接合端子。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00-348957号(说明书摘要、权利要求书、第0025段落等)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卷绕于磁芯片等的绕线的末端,缠绕在被称为末端接合端子等的束端子上。由此,绕线能够与其他电子器件电连接。
但是,在这样将卷绕于磁芯片等的绕线末端缠绕在束端子上而进行连接的情况下,存在该绕线的一部分形成例如从磁芯片等的凸缘部向外侧突出的状态,从而形成所谓的“空中配线部”(flying-lead,飞线部)的情况。
然后,如果形成该空中配线部的话,例如在使用于车辆的无钥匙进入系统(keyless entry system)的天线装置等中,在该空中配线部及其周围产生绕线断线的可能性变高。由于施加于天线装置的振动或热等,绕线的空中配线部及其周围部分容易与凸缘部的边缘反复发生碰撞、或者绕线容易断线。
为了使因绕线上形成有空中配线部而引起的断线不易发生,在现有技术下的天线装置中,例如,将绕线中的、成为空中配线部的危险性大的部位折叠后作为绞线构造而提高强度,或者在绕线中的、成为空中配线部的危险性大的部位上涂敷粘接剂(处理剂)。但是,为了在折叠绕线之后形成绞线构造,必须追加用于形成该绞线的复杂的操作工序。另外,为了涂敷粘接剂(处理剂),必须追加用于进行该涂敷及干燥固化的工序。在对每一个天线装置实施这些对策的情况下,天线装置的制造成本与一般线圈元件的制造成本相比上升。
本申请发明人基于这种天线装置的问题,进行了以下研究。从而,完成了本申请发明。
图10是现有技术下的天线装置中的绕线卷绕方法种类的说明图。图10(A)~(D)的四种天线装置的绕线用部件,设有圆柱形状的卷轴部41和配设于卷轴部41的轴向两端上的一对凸缘部42。另外,一对束端子43以相互平行的姿态,配设于呈圆盘形状的凸缘部42上。
在图10(A)中,一对束端子43在适当地将凸缘部42分为两部分的情况下,配设于凸缘部42的同一侧上。通常,如两条点划线所示,一对束端子43以卷轴部41为基准配设于90度以下角度的位置上。绕线44在施加张力的同时,首先缠绕于图中左上方的开始侧的束端子43上,接着以逆时针方向卷绕于卷轴部41上,最后缠绕于右上方的结束侧的束端子43上。在该图10(A)的情况下,被缠绕于开始侧的束端子43上的部位和被卷绕于卷轴部41上的部位之间的、绕线44的部位(以下,称为开始侧绕线44的引出部位45),不会成为从凸缘部42向外侧突出的空中配线部。被卷绕于卷轴部41上的部位和被缠绕于结束侧的束端子43上的部位之间的、绕线44的部位(以下,称为结束侧绕线44的引出部位46),不会成为从凸缘部42向外侧突出的空中配线部。
在图10(B)中,一对束端子43与图10(A)同样地,配设于凸缘部42的同一侧上。绕线44在施加张力的同时,首先缠绕于左上方的开始侧的束端子43上,接着以顺时针方向卷绕于卷轴部41上,最后缠绕于右上方的结束侧的束端子43上。在该图10(B)的情况下,开始侧绕线44的引出部位45,在卷轴部41的直径变大从而卷轴部41相对于开始侧束端子43的突出部分的根部在图中处于上侧时,成为空中配线部。结束侧绕线44的引出部位46在大部分情况下成为空中配线部。
在图10(C)中,一对束端子43配设于凸缘部42的相反侧(对边)上。具体地说,一对束端子43配设于凸缘部42上的、将卷轴部41介于中间空间的相反侧的位置上。绕线44在施加张力的同时,首先缠绕于左上方的开始侧的束端子43上,接着以逆时针方向卷绕于卷轴部41上,最后缠绕于右下方的结束侧的束端子43上。在该图10(C)的情况下,开始侧绕线44的引出部位45,不会成为空中配线部。结束侧绕线44的引出部位46,在大部分情况下成为空中配线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未经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87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