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单元以及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49437.1 | 申请日: | 200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4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F21V21/00;F21V23/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戎志敏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单元 以及 具有 液晶显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裂缝防止结构的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器(LCD)中,使用反相来驱动背光单元。该逆变器通过不同的方法与灯相连。该灯和逆变器可以通过电线和连接器彼此连接在一起。然而,当该逆变器与灯连接或者断开时,必须拆卸该灯以重启该逆变器。
代替使用电线和连接器,可采用滑动方法,将逆变器电极部分插入连接器内。通过滑动方法,能够提高组装和拆卸效率。然而,在逆变器电极部分或者插入逆变器电极部分的连接器上会产生裂缝。由于该逆变器使用高压的电源,所以如果在逆变器的元件中产生了裂缝,灯将可能会不正常工作并且该逆变器将被烧坏。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背光单元具有用于防止在与灯座相连的逆变器单元中产生裂缝的裂缝防止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背光单元包括:容纳部件;位于容纳部件中的灯座;与灯座相连的灯;以及与灯座相连以向灯供电的逆变器单元。
容纳部件进一步包括用于引导逆变器单元的引导部分。
灯座可包括:主体;形成在主体的第一末端中的第一连接器;以及形成在主体的第二末端中的第二连接器。
灯座的第一连接器可位于容纳部件的第一表面上,并且第二连接器位于容纳部件的第二表面上。
灯座的第一部分可位于容纳部件的第一侧面上,并且灯座的第二部分可位于容纳部件的第二侧面上。
灯包括:具有放电气体和荧光层的灯管;以及设置在灯管的两端的电极部分。
电极部分可与灯座的第一连接器相连。
逆变器单元可以包括:逆变器;逆变器安装在其上的逆变器印刷电路板;以及形成在该逆变器印刷电路板末端的逆变器电极部分。
逆变器电极与灯座的第二连接器相连。
逆变器电极部分形成在逆变器印刷电路板的末端,以突出容纳部件的第二连接器。
逆变器印刷电路板使形成在逆变器印刷电路板上下两端的突出物被容纳部件的相应引导部分所容纳。
引导部分包括:形成在容纳部件的第一侧面上的第一引导器(guide);以及形成在容纳部件的第二侧面上的第二引导器,第二引导器与第一引导器相对。
第一和第二引导器中的每一个均可弯成预定形状。
该预定形状具有L形的横截面。
引导部分和容纳部件可一体形成。
引导部分可包括多个第一引导器和多个第二引导器,所述多个第一引导器彼此分开一定间隔,所述多个第二引导器彼此分开一定间隔。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液晶显示设备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背光单元,背光单元包括容纳部件、位于容纳部件中的灯座、与灯座的第一部分相连的灯、以及与灯座的第二部分相连以便向灯供电的逆变器单元,其中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对。
容纳部件进一步包括用于引导逆变器单元的引导部分。
附图说明
从接下来的结合附图的描述中,将更详细地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A和1B分别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灯座的示意透视图和侧面图;
图1C、1D、1E和1F分别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灯座元件的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下容纳部件相连的灯座的示意图;
图2B和2C分别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与灯座相连的灯的平面图和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灯的示意截面示意图;
图4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逆变器单元的示意透视图;
图4B是图4A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5A是用于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单元中逆变器连接过程的示意图;
图5B和5C是分别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底部透视图和侧面示意图;
图6图解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逆变器与背光单元的连接方法;
图7图解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逆变器与背光单元的连接方法;
图8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设备的分解透视图;以及
图8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8A中所示的下容纳部件的底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结合附图更为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被体现出来,并不应理解为仅限于此处所列举的实施例。
图1A和1B分别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灯座的示意透视图和侧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1494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 下一篇:影像显示系统与其驱动方法